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凯歌就是张柏芝

(2006-03-21 12:19:40)
标签:

无极

陈凯歌

张柏芝

分类: 无聊影话



本文是关于国产片《无极》的一次私人梦话记录,纯属胡说八道,涉及部分剧情,未看过影片者慎入。







《无极》雄心勃勃地在2005年(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岁末上映,其对商业利益的欲望、霸道的宣传方法以及影片本身的多国多地区合作,都毫发无差地与2005年的中国、中国电影的处境、心态有着精妙的吻合,毫无疑问地是电影反映社会现实的一次时代显影,不过这种反映,并非来自创作人员的主观意愿,而是流露在文本内外的潜意识,大大方方地在影片的每个角落里给观看者充分的空间想象。

作为一个导演,陈凯歌个人在自己作品中的显影已经多次出现在他过去的作品里,这次似乎也不例外。虽然那很久很久的年代里是没有镜子的,但女主角张柏芝的两次倒影,轻易地泄漏出了隐藏在镜像对面的,与这个角色形成互为镜像的,正是陈凯歌导演本人。张柏芝在影片中的历险(姑且称之为历险),其实也正是陈凯歌拍摄这部电影的心态的反射。虽然男性导演心理投射为一个女性角色听上去有些荒诞,但正是这荒诞的想法,给予了影片很多不荒诞的解释。

影片的主角张柏芝在片中有两次镜像呈现,一次是小时候掉了馒头之后的水面倒影,水面也算是镜子的一次巧妙转换。完全删除也可以把整个故事兜通的人物满神的出现(当然,最绝妙的是她由陈凯歌的夫人、本片监制陈红扮演),传递了更为重要的现实讯息,尤其是她的出现(她在片中的三次出现只有这一次是从下至上而出的)采用了从水下往水面上的方式,影片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呼之欲出。

幼小的张柏芝自然完全听不懂满神(窥见过去未来的神)对她浮士德般的引诱,但那条件明确地体现了物质(食物)与精神(真爱)对于陈凯歌的现实关照:商业还是艺术?这个近乎自虐的提问与张柏芝的选择一样,从某种角度上解脱了陈凯歌对于《无极》大张旗鼓地开拓商业疆土的疑问,也可以视作一次自我勉励式的欺骗,因为它在故意提升这个疑问的高度:假如张柏芝(陈凯歌)没有选择前者,她(他)就会饿死。

在这个揽镜自问的段落之前,还有幼年的张柏芝欺骗幼年的谢霆锋的段落,小谢说:我给你馒头,你就做我的奴隶,张骗了谢、抢了馒头逃走。这一次欺骗居然成为了小谢成为歹角的重要成因,姑且不论这情节是否恰当,张对馒头的(物质)的极度渴望,也由此可见一斑,与上述的选择段落有相通的关联。

影片唯一的大场面:三千精骑对两万蛮军的大战段落,非常令人失望。姑且不论那么粗糙的CG动画怎么就能够在素以高标准严要求的陈凯歌手里过了关,单看对于地形、战势、敌我双方出场的介绍、张东健逃脱牦牛阵(照CG那些镜头来看,这一百多号人没爬几步早完蛋了,完全不可能再按所谓设定的马蹄谷引牦牛回去)以及真田广之勇斗数百人的场面,就知道它有多么让人泄气,虽然它从黑泽明的彩色片里找到了红和黑,但这两种色彩在这个段落里既没有气势也没有豪情,哪怕多几个真田广之奋力杀敌的镜头,也要比那一锤伤百人的CG来得让人佩服。

真田广之和陈红如《蜘蛛巢城》般的芭蕉相会之后,在CG牦牛阵中唯一的解脱者或说唯一的受益人、被陈凯歌定义为异邦奴隶(由始至终陈对他的地位和身份都显得不屑一顾)的昆仑结果了困住张柏芝的“王”,此时出现了张柏芝在片中的第二次镜像,她的形象通过鲜花盔甲上的黄金面具反射了出来,这次跌落对应了之前真田光之胜利后那红色团体操般的抛升。

作为在此后的剧情里唯一“得到”张柏芝的人,真田广之在此时代表着两个字:成功。那套蛮“娘”(这个字是小谢在首映式上对自己演出无欢的评价)的“鲜花”盔甲(我想没有哪个威武的大将军愿意把自己的盔甲如此命名),明白地显示了“鲜花”+“成功”的具像,因此,张柏芝与这个角色必须而且只能和他“结合”,因为这才是陈凯歌唯一的渴望:一次商业成功。爱情在影片中的乏味(或者说根本没有爱情)反证了这个假设的成立,也解释了这部电影在情感上的如此枯竭。

回到张柏芝跌落的场景,她在鲜花盔甲的镜像和昆仑穿着鲜花盔甲对她的抱接,不言而喻地正是陈凯歌再次表达的对商业成功的渴望。张柏芝对鲜花盔甲的主人说“从你杀王的那一刻我爱上了你”,点明了王的真实身份。这如此模糊的称呼、更夸张更“娘”的演出,似乎唤醒了一个遥远的伤痛也许是《荆柯刺秦王》票房口碑双败的记忆,因此这次如此决然的一剑穿心,再度减轻了陈凯歌对于商业化选择的心理负担和对过去的诀别。张柏芝口中的爱,不过是一次借刀杀人的选择性失忆(此前她曾以脱衣来引诱士兵把剑对准王)。此后昆仑在悬崖边嘱咐张“不要死,好好活着”的跳崖遗言,更成为陈凯歌这次3千万美金豪赌的一个自我鼓励。

谢霆锋的演出延续着“王”的“娘”,他公爵的身份代表了与“王”的血亲关系,成为对张柏芝的一个强大威胁者,他除了延续之前段落里张柏芝对于物质极度渴望的心魔纠缠,也再度把过去记忆带入张的现实之中,成为她“好好活下去”的重要障碍。另外,这“娘”的表演里,也似乎更让陈凯歌,一个男性导演,获得了一种选择《无极》商业之路后的男性心理补偿。

徐静蕾导演在她的博客上极为含蓄地指出了女演员化妆出现问题,这应该指的就是张柏芝在悬崖边上那个装扮,那个白粉过度的妆,确实把张柏芝的脸化得看上去比满神还要老,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设定其实没有问题,因为此之前的张柏芝是受控于“王”的,她的浓妆是“王”造成的。还有一个场面是张柏芝被真田广之抢回家之后,此前给她打扮的是谢霆锋,因此跟上述的设定是一样的。它也同样适用于上述段落里关于心理补偿的问题。

被观众指出有问题的还有台词,如劝真田回皇城的和令现场放映时出现掌声的“我被你感动了”,这些的设定也都没有问题,因为都是要欺骗对方,说两句好听的也ok。但以情动人的场面里或刘烨说的充满哲理的时空对白,都缺情少理,硬是在最浪漫最发人深思的时刻,留下了干巴的几句,是让我非常不满的地方。2005年的中国人都不知道怎么把浪漫化为真正甜美的汉语了吗?2005年的中国电影在一个该显示哲理的场景里提供不了隽永诗意的台词了吗?我很难想象“你不知道婴儿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之类的台词出自一个曾写过“龙门客栈?就在我身上!”这么牛的台词的人之手。

影片的结局,张柏芝古怪的表现(她抱住了真田广之,而不是真爱昆仑),更让人确信陈凯歌追求的不是爱情,而是再一次拥抱“成功”,尤其是当事人还来了句:你要好好活着。谢霆锋这个心魔也被草草干掉,过去不好的记忆消失了,理论上说,张柏芝(陈凯歌)此时已经获得了重生,但为了能够最大地体现重生的重要性,陈凯歌在影片最后让张东健带着张柏芝穿梭在时光中,张柏芝通过一种来自异邦奴隶技术上的支持,获得了改变过去的权力。

陈凯歌曾信誓旦旦地说观众在看完本片之后会有种巨大的幸福感,可以想见,陈凯歌在经受了这些银幕镜像的重重历险之后,确实获得了巨大的心理释放,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说“巨大的幸福感”的时候,是真诚的。但,这只适合他,一个人。

2005年,中国电影100年,国产片投资最大、中日韩港阵容豪华、特技武打飞舞、讲述没有年代的传奇,这些特征都紧紧对应了这个时代的某些特征,《无极》这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表,其影片内核、拍摄手法、宣传手法、铁定过亿的票房都时刻在透露出这是一份陈凯歌私人的、扭捏的从艺术到商业电影之路自我勉励的视听证词。






以下几句话不是梦话,作为本文附录,送给陈凯歌导演听。

看了《三联生活周刊》孟静对陈凯歌的访谈(详见:http://news.sina.com.cn/c/2005-12-01/11538459437.shtml),对陈凯歌的最后一段话尤其意外。引用如下:

陈凯歌:对韩流判断要特别谨慎,韩国电影基本上两件事,色情+暴力,基本价值就在这儿。比如《老男孩》,多么多么暴力,我都没法看。韩国有个词叫作身土不二,中国有个词是崇洋媚外,如果大家都说:“我宁愿看不够好的中国电影,也不看特别好的外国电影”,中国电影就有希望了。中国人是外国人打怕了,好家伙!天津闹义和团,一排枪放倒一排,所有人掉头就跑。你不把这种元素放进去,永远找不到答案是什么,你不是在历史所有入口处都能找到选择。

“如果大家都说:‘我宁愿看不够好的中国电影,也不看特别好的外国电影’,中国电影就有希望了。”

这是一句多么让一个多年来一直尽量进戏院观看国产片的影迷震惊的话。于是,我只能也必须对陈凯歌导演说:我的钱也是自己用血汗换来的,只要中影公司愿意(他得先引进我才能看),我自愿花60元人民币摸一下彼得·杰克森养的那只猩猩的大腿,难道中国电影就此没希望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