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坛】斋宫

(2018-01-31 22:48:36)
标签:

365

斋宫

天坛

无梁殿

祭天

分类: 景点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祭天前,皇帝提前三天来这儿斋戒沐浴,要求不茹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清正洁身,以示诚敬。斋宫的位置很有讲究,在祈谷坛西南边,坐西朝东。屋顶上的瓦统一为绿色,表达了帝王向天称臣、庄敬恭谦之意。斋宫整体像一个平面正方形,面积近4万平方米。 

它建有宫城,城河两道,宫墙有两层:外层称砖墙,内城称紫墙。紫墙四周有167间回廊环绕,是守卫宫墙的八旗兵丁遮避风雨霜雪的地方。廊上画有1300多幅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等彩画。廊外面有深池环绕,整个斋宫层层设防。在围墙正东有宫门2道,左右各有1座角门,角门前面又各有1座汉白玉石桥。石桥前面南北各有朝房5间,是侍卫和禁军兵将的临时住房。

据史料记载,同治十一年,皇帝来斋宫,设两翼前锋营、八旗护卫营宿卫官兵2003名。由官营大臣带领值宿。此外,还要派官兵540名由官员大臣1人带领,在坛外值宿。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在外城东北角建钟楼一座,内悬永乐年铸素面大钟一口,大典前,自皇帝出斋宫始,开始鸣钟,直到皇帝到达祭坛为止。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斋宫正殿红墙绿瓦,分外壮观。据说这种绿瓦表示皇帝在此不敢妄自尊大,而只可对天称臣。屋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檐下斗拱都是琉璃烧制而成,具有很好的防火作用,加上外面重兵把守,所以安全是没有问题的。殿的匾额为“敬天”。“敬天”一词表示皇帝对天神无比的尊敬。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据史料记载,皇帝斋戒期间,亭内设方几一张,罩黄云缎桌衣,上面设一尺五寸高的铜人像一尊。铜人双手恭奉筒牌一枚,上刻“斋戒”二字,目的是要使皇帝“触目惊心,恪恭莞懈”。这尊铜像据说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著名宰相魏征而制,上祭时间到,铜像立即撤去。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正殿一排共五间,中间一间为主殿,正面悬挂着乾隆御笔“钦若昊天”巨匾,表达了天子对皇天上帝的虞诚之心。这里也是皇帝会见阁僚以及百官候驾的地方。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南边的时辰亭高2米,是一个小型殿宇式石龛,下面设一窄高石座。为大典前由太常寺及钦天监官员奏报时辰,请驾诣坛所用,届时由上述官员将祀日时辰奏折呈送亭内,再由执事人员转呈皇帝。祭天大典开始前,由钦天监官员将时辰牌进于时辰亭,皇帝依所奏时辰,从容起驾出宫,临坛行礼。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寝殿是皇帝祀前斋戒时的居所。寝宫又称寝殿,殿前两侧悬挂一幅对联:“午夜端居钦曰旦,寅中昭事格为馨”,横额为“敬止”二字。寝殿有五间殿房,寝殿正中有屏风、对联、条桌、瓷器等摆件,用于起居、礼仪和接待大臣,北尽端一间为冬季卧房,龙床上挂黄缎帐,地下有火炕,室内有炭炉;南尽端一间是夏季卧房,龙床上设蓝纱帐。两个次间是御书房和起居室,设有书架、龙书案及文房四宝,以备皇帝在此读书。乾隆皇帝曾在这里赋诗数十首,以抒祭天之情怀。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天坛】斋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