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民俗博物馆】灯影春秋——山西皮影艺术展

标签:
365山西皮影山西省民俗博物馆皮影戏山西省级非遗 |
分类: 博物展览 |
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
“四尺生绡作舞台,一笑还从掌中来。”山西作为皮影戏主要发祥地之一,其皮影戏史源远流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影戏图》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西皮影戏的演出实况。
山西皮影分为南北两路。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为代表。北路皮影以广灵、灵丘、代县、浑源等地为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陕西省皮影流派中东路流派的影响,皮影作品形体小巧玲珑,刻工精细,装饰性强,而且色彩简练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响,作品的形体略显肥大,刻工缜密而且精细,色泽明快艳丽。
传说中山西皮影的鼻祖是黄龙。黄龙是殷纣时人,“封神榜”上的十二门人之一,一次守城战中,他设空城计,用纸糊城门,内悬明灯晃动影人,外敌认为城中兵多将广,惧而遁逃。后人把这当成是山西影戏的开始。影戏艺人过去供奉黄龙,把他尊为影戏之祖。流传至今的孝义纸窗皮影,仍然把《封神榜》作为最传统的演出剧目。
看过几个皮影的展览,其实制作都大同小异吧,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唱腔的地方特色。
前一篇:【今日看展】中华世纪坛和前门
后一篇:【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室外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