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景仁宫捐赠馆孙瀛洲捐献文物精品展

分类: 博物展览 |
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
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景仁门,门内有石影壁一座,传为元代遗物。前院正殿即景仁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安放走兽5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龙凤和玺彩画。明间前后檐开门,次、梢间均为槛墙、槛窗,门窗双交四椀菱花槅扇式。明间室内悬乾隆御题“赞德宫闱”匾。天花图案为二龙戏珠,内檐为龙凤和玺彩画。室内方砖墁地,殿前有宽广月台。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以旋子彩画。配殿南北各有耳房。
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凤和玺彩画。两侧各建耳房。殿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亦为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院西南角有井亭1座。此宫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景仁宫明代为嫔妃居所。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于此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和硕裕亲王福全丧,康熙帝为悼念其兄,再次于此宫暂居。其后此宫一直作为后妃居所,乾隆帝生母孝圣宪皇后、咸丰帝婉贵妃、光绪帝珍妃均曾在此居住。
现辟为捐赠馆,正在举行孙瀛洲捐献文物精品展
孙瀛洲是我国著名的古陶瓷收藏家、鉴定家,他毕生从事古陶瓷及其他类工艺品研究,是我国近现代古陶瓷研究领域的先辈,人称“宣德大王”。1956年,孙瀛洲先生陆续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3000余件文物,涉及陶瓷、犀角、漆器、珐琅、雕塑、佛像、家具、料器、墨、砚、竹木牙骨、青铜、印玺等多个门类。其中明代成化斗彩三秋杯、宋代哥窑弦纹瓶、元代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等25件瓷器被定为一级文物,即国之重宝。本次展览就是从孙先生所捐赠文物中遴选出100件(套)展出的。
在孙瀛洲所捐赠的2000多件陶瓷中,晋、唐、宋、元时期各名窑到明、清时期各朝景德镇御窑瓷器,自成体系,几乎无所不包,一些传世稀少的文物,更显弥足珍贵。如本次展出的绝世珍品“明代成化斗彩三秋杯”,高4.3cm,口径6.8cm,足径2.6cm,造型轻灵娟秀,胎体薄如蝉翼,杯上绘有山石、兰花和小草,几只蝴蝶在蹁跹起舞,栩栩如生。




















后一篇:百鸡百吉—鸡文化剪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