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6北京湖广会馆

标签:
湖广会馆北京湖广会馆戏楼会馆北京戏曲博物馆 |
分类: 博物展览 |
湖广会馆原为明丞相张居正故居,明万历年间,张居正将故居捐建全楚会馆。清初此地曾为清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的怡园,康熙年间为诗人徐轨的居址,乾隆朝时曾为纪昀的府邸。另说纪昀府是其邻。
嘉庆十二年(1807年),由大学士长沙人刘云房和少宰黄冈人李秉和,提议并兴建湖广会馆。道光十年(1830年),蒋丹林与何仙槎又捐银在馆内修建了戏楼,同年叶云素将监馆私宅捐给湖广会馆,使其面积扩大,壮丽不减王公府弟。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月十一日,湖南湘乡人曾国藩捐巨资修缮了会馆,并于同治九年(1870年)在馆内举行其60岁寿辰贺宴,在此接受朝臣百官的祝贺,车水马龙,道路淤塞。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湖广会馆为美军提督的总司令部。
1912年8月25日,孙中山在这里将5个政党组合成了国民党并以最高票当选为理事长,下午一点,国民党成立大会在此召开,是为中国国民党的诞生地。
1912年9月4日下午,孙中山冒雨在湖广会馆发表演讲。
1916年,梁启超在馆内宣讲他的“宪法大纲”。
如今的湖广会馆位于今虎坊桥3号,四合院建筑,建筑面积为2800平方米。是北京仅有的经过修缮、向外开放的两所会馆之一(另一个为正乙祠戏楼)。在该馆正院之前,当年京城的“四大戏楼”之一。现为北京戏曲博物馆所在地,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直到今日仍然是演出传统戏剧的剧院。
湖广会馆平面图
会馆入口
东侧门
东侧门外的
东侧门内小院
1996年5月8日北京湖广会馆大戏楼正式对外开放。修复后的戏楼,四周墙壁是经过工人师傅仔细考察研究继而恢复的博古彩绘,戏台上方为“霓裳同咏”匾,抱柱楹联长达一丈六尺,上联写“魏阙共朝宗气象万千宛在洞庭云梦”,下联配“康衢偕舞蹈宫商一片依然白雪阳春”。
观众席分为上下两层,古香古色的八仙桌整齐排列,为观众提供了舒适的环境。重修后的会馆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整体建筑古朴幽雅、阁楼宽敞、雕梁画栋、曲径通幽,以其特有的古朴与典雅成为北京南城一道靓丽的风景。
大戏楼外北墙走廊墙壁上的戏剧壁画。
1997年9月6日,北京湖广会馆作为北京市第一百座博物馆“北京戏曲博物馆”宣布成立。博物馆门前有一口井名为“子午井”,称其为“子午井”是因为据史书记载,在子时(零点)、与午时(正午12点),从此井打上的水异常甘甜,而其它时间井中的水皆为苦涩的。井的两侧立有两座石碑,分别由梨园名宿时慧宝和徐兰沅所书,记载了梨园前辈为贫苦的同行购置义园的(坟地)的过程及捐款数目。
北京戏曲博物馆现在布展为戏剧脸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