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

标签:
读书随笔养生杂谈健康厚德载物吧 |
分类: 【易医养生】 |

去澳洲的第二天,或许是行程紧张、旅途劳累的缘故,连续感觉左侧胸闷不适,有一天的夜里竟然憋闷而醒,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吓出一身冷汗。厚氏当时乱想,如果在睡梦中不知不觉的驾鹤西去,尽管也算善终,但客死异国他乡,总不能用这种死皮赖脸、下三滥的手段,去混个移民身份,也太小瞧了我这个三等残废……
厚氏野医一枚,非法免费行医多年,好不容易混了一顶封建迷信的帽子,难道只能“墙内开花墙外香”不成?非也,自疗方显真功夫。于是乎,赤身裸体,翻身而起,盘腿席做,望窗外,一片漆黑,鸡不叫狗不咬,万籁静寂,看来,只有厚氏一具一丝不挂的真身在活跃。
按说,厚氏不应该有如此高妙的医术,这第一时间,竟然鬼使神差的,像老中医切脉一样,右手按上了左手腕处的寸关尺和神门穴,根本没有使劲,神门穴即传来刺痛,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试想,这神门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磕磕碰碰根本不可能伤到这里,厚氏不傻,知道自疗的窍门非此莫属。
这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是手少阴心经的输穴,原穴。该经起自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也就是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连于目;其直行主干又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边,至肘中,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豆骨突起处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到达其末端。脉气由此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
百度了一下,度娘告诉我,神门穴的主治疾病为: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高血压、胸胁痛等。
厚氏再不犹豫,先按照顺时针、再按照逆时针不停的揉捏,起初剧痛,伴随着出了一身虚汗……时断时续的坚持了两天,再没有痛感,身体也随之消除了各种不适。想好了,再遇到有过心脏病史、或那些经常心绞痛、胸闷等朋友,我要亲自过问一下他们这个穴位,或许这是值得推广的一个好法子……
扯远了,言归正传,厚氏出行最喜欢读书打发旅途中的时间,见到好的东东,更喜欢顺手记录下来,窃为己有,然后,还喜欢在自家的自留地里拿出来晒晒,江湖上有句话,叫做“显摆”,也罢,毁誉不管他,俺就乐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关你鸟事?!
1、摘自南怀瑾先生的《孟子与公孙丑》:
要说做工夫嘛,初步的办法很简单,你早晨起来深吸一口气,试试两个鼻子通不通气,如果左鼻子不通,就表示身体有毛病,尤其中年朋友更要当心。如果右鼻子不通的话,身子虽然有问题,不过不要紧。……再说早晨左鼻子容易通,中午以后呢,右鼻子容易通。
……
现在讲一个瑜伽术,你们最好能练单鼻呼吸,尤其是做办公桌用脑筋的朋友,很伤神的,中午以前最好常练习用左鼻子呼吸,没事的时候你就用手很自然的托住右边面颊,拿手指不着痕迹地堵住右鼻孔,这样子同事们根本不会知道你在搞什么气功,过了中午,反过来多用右鼻子呼吸。……这个方法你们不妨试一试,包你们身体健康。这是一般道家、密宗们自认是不传之秘的初步方法。
……
你们不要因为我这么轻松地告诉了你,你就不稀奇,不好好去体会。如果能经常这么注意呼吸的话,脾气会变好,心情也会开朗。而且慢慢你能体会得出身体什么地方不舒服,什么地方难过,什么地方发胀、发酸,什么地方发痒,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了。
2、摘自著名道医油麻菜的自留地:关于揉腹,厚氏也经常做,他总结的更系统,挺好。——
那天到林杰医生家喝茶,发现他躺在床上一边舒舒服服地享受弟子的“按摩”一边指导手法。这个“按摩”和以往我见到的不太一样,按的是肚子,手法和揉面团很像呵呵。
“这叫揉腹,非常好的一种保健。”
哦,我记得老徐看病每每要腹诊,但是没想到肚子的学问还这么大。赶紧赶紧,说说这个揉腹到底有什么好?应该怎么做?
林杰:我们做外治手法,不外乎改变的是人体的一些位置、压力、温度,还有气血的流量、流速,要改变这些东西,从腹部下手是最容易的。因为腹部很柔软容易被揉动,通过揉动促进气血在里面运行的速度,并且揉腹是有方向的,就可以改变气血的方向。当方向、压力、流量改变了,则气血的温度、速度也随之改变,所以气血的灌注会随着你的意愿去走,五脏六腑就会因为得到有效的气血灌注量而强壮起来,整个身体也就变得不一样了,所以揉腹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果从经脉的角度,我们背后是督脉和膀胱经,前面就是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在腹部有很大的一个交织的网络,这些网络被打开以后,它所发挥的功效是非常大的。所以我非常推崇揉腹这个方法。阴阳、表里、气血都在腹部有交汇点。腹部还有个很重要的地方叫丹田,丹田是人体总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被启动以后,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还有一点,揉腹简单易学,太简单了,每个人都可以学。
油麻菜:手法和动作有什么讲究吗?
林杰:手法就是一要轻揉,二要贴得紧,三不要用暴力,方向就是顺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这个方向,顺时针。揉腹这个方法治病,效率很高常常立杆见影。比如头疼,你揉肚子两三分钟,基本上可以缓解;比如心脏病、心绞痛,揉肚子可以说一揉就缓解;比如胃痛、肠炎就更是它的适应症了。比如那天我的腰扭了动不了,助手上来揉了五分钟以后我就可以转身了,这其实是后病前治的一个方法。因为脏腑气血是相连通的,所以前面通了后面也通了,我曾经讲过,一处真通则处处皆通。腹部是最好操作的部位,全身没有一个地方比腹部更好揉。
揉腹还能很好地补气血。比吃补药都快,一揉,肠系膜上动脉都扩张了,腹部放松以后肠系膜上动脉都充血,一充血很多问题都随着解决了,比吃补药都快。肠系膜上动脉呈伞形分布,一揉开以后,里面的杂质就都排出去了,气血源源不断地灌输进来,力量非常不一样。
人之所以生病,和肠道的细菌繁殖有很大关系,肠道细菌菌群之间的比例如果协调了,很多病其实都迎刃而解。人的个体,不要认为只是人体正常细胞,它其实是细胞与细菌的共生体,人体之所以存在,细菌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我们的食物吃进去以后,是通过细菌分解吸收转化后变成能量,变为营养才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它必须要有这些东西的参与。菌群之间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内部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的时候,这些营养的输送才会比较完美的表达。
我揉腹很快,一到三下,三到五下就完成一个治疗过程,我的手法属于治疗。但是耐心细致的揉腹是保健,如果要达到治疗效果,除了要对腹部熟悉,还有一些技巧在里面,这个技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握的。而保健或者说常规治疗都是很容易掌握的,保健效果其实也是非常可观的。道德经有一句话叫“其生也柔软,其死也僵硬”,僵硬就没有活力了,生就是生命力、生机,所以它是柔软的。
腹诊在日本做得最好,中国目前是比不过的,他们从汉方学里面研究出来的腹诊,做得非常好。
油麻菜:除了揉腹,还能在肚子上做什么文章?那种无害的易学的谁都可以做的手法?
林杰:震腹。震腹目前中国震得最好的叫臧福科,他对震腹非常有研究。我们的震腹也能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只是未必要达到他那个效果,还需要提高。
油麻菜:震腹有什么讲究吗?
林杰:就像拍小皮球一样,通过抖动的过程让小腹产生一种有节律的有频率的,在高频下的运动,这个运动足以推动气血往全身各个方向流动,是温补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能让人在极快的状态下放松下来,能够很快地调动肾上腺素的分泌,对平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油麻菜:一般每次震多长时间?
林杰:每次一两分钟,三五分钟就行了。它的频率跟每个人的手感不一样,手放上去以后与腹部产生的共振很重要。我觉得每家每户都能自己做震腹或者揉腹的话,可以少吃很多药。
油麻菜:这个特别适合哪种类型的人呢?
林杰:虚症,它补虚非常好。当然没有绝对的虚和实,都是虚实交杂的。但是再强壮的人身体都是不平衡的,只是表现不明显,所以它其实是在潜移默化地在进行调整。
3、中里巴人也推荐过推腹法,厚氏感觉手法各异,异曲同工而已——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
简单吧,但是我还要对您苦口婆心,反复强调,这可是最好的健身法。千万不要因其简单而忽略,那样您真是把天上掉下的馅饼当牛粪了。
其实这个方法,也不是我的新发现,古来就有,但是我要告诉您一个书上没有的秘密,那就是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也就是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好处:当我们的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时您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推开揉散,您会发现您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有阻滞点,那您一定要赶紧将它推散揉开,因为那必是个将来的隐患。
您每天早上要起床时推一次,晚上临睡推一次,平常无聊时也可推推,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有人则会腹中咕咕水声,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泄,遗患无穷。必须及早清除。
4、厚氏读《孟子与公孙丑》发现下面的话非常不错,记录之: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周易•系辞下传》
【翻译】:将要背叛的人其言辞则惭愧不安,内心疑惑的人其言辞则散乱无章,贤美吉善的人其言辞则宁静少言,浮躁冒进的人其言辞则多而繁杂,诬陷善良的人其言辞则虚漫浮游,疏失职守的人其言辞则亏屈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