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2012-11-29 09:17:09)
标签:

旅游

爬山

曾子山

摄影

厚德载物吧

分类: 【放眼天下】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每周都会有那么一天,是约定俗成的爬山时间,尤其是冬季,吆喝一帮子驴友去登山,显然,别有一番味道在心头。

 

这次的目标是曾子山,顾名思义,当然与曾子有关。曾子、名曾参,十六岁受业于孔子,著有影响后世的《大学》和《孝经》,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人,“曾子杀猪”、“曾子锄瓜”、“简丧其父”等故事仍在当地流传。曾子山位于平邑县城南41公里处魏庄乡境内。距离公司驻地大概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曾子山算不上高大,但却集明山丽水与文化馨香于一体,连绵起伏的群峰透溢着一种秀美之气。苍老的石壁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曾子山山势俊朗峭拔、峰奇石怪、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移步异景。由南及北形成数个山峰,即曾子山、棺材山、孝子山、宝贵顶、透明崮、印盒山。这些山峰峭壁悬崖,如刀削成,或高或低,或方或圆,似人像物,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颇有“桂林山水”之韵美,被誉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盆景”。而山脚下的南武城村系春秋战国时期的武城故城,是孔门四圣之一的曾子、“七十二贤”之曾点、澹台灭明、以及西晋政治家、军事家羊祜、书法家羊欣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出生地,人杰地灵,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素有“鲁南奇葩”之称。

 

连绵叠嶂,今天独爱曾子山!鬼使神差的是,所有人都没有带来专业相机,沿途都是“爱疯”手机拍照,效果却出奇的好!

 

突然看到在悬崖峭壁上有一株随风摇曳的小树,树不高却坚韧不拔,完全是一种孤高倔傲的气势。刹那间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说历史中命途多舛的文人会如冬枝般摇曳,就像是在荆棘丛生的山林中穿梭,也许不经意会漏下几缕微光,飘过几片悠云……天下名士才学兼备却甘为隐士,只因坚守自己的情操,只因对世俗的厌倦,所写之诗,所做之文,豪情壮丽,无一点凡尘俗气。“放箸投竿,优游卒岁”,“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无不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喜爱。

 

同是一方天宇,斗转星移后世事变迁,很庆幸不是身处乱世,不然还真不知道如何处世。在这和煦的天地里,在这美好的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做,还有很多梦想值得我们追求。莫叹人生空浮华,一切尽在追寻中。一轮一轮的思绪开始蔓延,是时候实现人生价值,玩味人生了。

 

冬季是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但冬季爬山是很好的有氧运动和能增强机体适应力!更能锻炼出优秀的专业登山素养,能很好的锻炼爬山人的观察能力、耐寒能力、体力、以及各种爬山技巧。

 

今天天公作美,太阳始终高照。让这个冬天的曾子山增添了更多的凄美,驴友们都是登山的老手,个个想体验不同的风景,于是开山劈路,翻山越岭,兴趣不减。

 

山与水,厚氏更喜欢哪个?我成长的地方有水,那时喜欢水,小时候经常偷偷的下水逮泥鳅,每每都被父母暴打一顿;我工作的地方有山,其时喜欢山。如今想起孔子的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我依传统理解为:聪明人喜欢水,像水一样周流无滞,不断追求,乐在其中;仁义者喜欢山,似山厚重不迁,很少冲动,自然长寿。我以此判断自己,近乎智还是近乎仁,结果很显然,厚氏都没有达到那个境界。

 

孔子赋山水以灵性,寄托了对智和仁的理解,把儒学的核心思想形象化、大众化、哲理化,形成著名的“山水论”。做类似文化创造的人不止孔子一人,在华夏文化史上,把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石草木、河海湖泊赋予灵性,留下经典语言的,何止百千!

 

厚氏也附庸风雅一把,今天爬上曾子山,远望层层梯田的黄土、汇集一隅的村落、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近望满眼的枯草和遍地的落叶,千言万语概括为一句话:万物凋零,唯有山高!

 

想起那句老话: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次此刻,山在脚下,人站在山上……

 

上山容易下山难,男女驴友们都体会到了,很多人好久都没走这么远的路了,很多人到了车上都昏昏欲睡。不过还是都觉此行很有意思,虽然爬山累人,但自然的风光还是魅力不减!

 

附:附图皆是“爱疯”手机作品: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万物凋零,唯有山高(图)

成功人生必不可少的智慧秘笈(组图)

特别推荐:成功人生必不可少的智慧秘笈(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