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希腊的天堂小岛(图)

标签:
希腊雅典伊德拉岛风光旅游摄影实拍厚德载物吧 |
分类: 【放眼天下】 |
希腊著名的伊德拉岛
伊德拉岛是希腊众多景色绝美的海上小岛之一,这个岛有三大特点:多猫、多驴、无汽车!
到希腊旅游,不能就看雅典的神殿。其实最值得看的,是那些散落在爱琴海上的众多风光旖旎的岛屿。其中,伊德拉岛就是一座“天堂小岛”。伊德拉岛位于比雷埃夫斯南70公里处,离雅典约3个多小时航程。
清晨从雅典的港口出发。我们的游船有个好听的名字——“飞翔的猫”,我靠!也许只有浪漫的希腊人才能想出这样的名字。阳光洒在爱琴海上,大海一望无际,只有海鸥追随着我们。渐渐的雅典古城离开了眼帘,剩下的全是碧绿的海水。
3个多小时后,伊德拉岛到了。从船头望去,岛上到处是光秃秃的石头,建在石头上密密匝匝的房子形成一个圆筒形环抱港湾,很像古罗马的半圆剧场,难怪这个岛被称作希腊最美的港口城镇。有趣的是,伊德拉这个名字的本意是水,也就是说这该是个多水的岛屿,但气候改变后,现在岛上绿地没多少了,淡水和食物完全依赖外界供应。
但,踏足小岛,最先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多猫;岛上人口不到4000,却有3万多只野猫,其中聪明、强壮的家伙霸占住了码头,看到有船来就巴巴地踱了过来,或趴或站,用“拿食物来买路”的眼神死死瞅着你——天啊,那还是胆小怕生的生物吗?!这些野猫根本不怕人,估计也是平时岛上居民和游客喂惯了,看到你蹲下来就会自动凑上来任你摸、任你掐,别有情趣!
据说,17、18世纪时,伊德拉岛曾是希腊的主要海港,当时每天有几百条商船从这里进出。时至今日,海岛仍然保持着几百年前的样子,好像时间在这里停住了脚步。
码头旁边是座18世纪的蓝白色东正教修道院。蓝和白这两种浪漫纯洁的颜色不仅组成了希腊国旗的颜色,也构成了希腊民居的色彩。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两旁民居几乎一模一样:门窗像爱琴海一样天蓝,各家墙壁白得耀眼。这样单纯的颜色,这样朴素的民房,若是零星散落,定会显得寒酸。但它们在伊德拉岛连成一片,映着同样纯净的海水和天空,便有了说不出的清爽和不张扬的美丽。
除了白房子,伊德拉岛还有个特别之处:这是个没汽车的地方,却有几百头驴子做交通工具。岛上起伏的地形、数不清的阶梯、狭窄的巷道,只有驴子能应付。
不想多走路的游客可以和驴子做伴,这些家伙训练有素,不会为难游客,一路骑来别有情调。而喜爱徒步的游客大可抛开公式化的参观景点,跟着驴子的足迹,自由乱逛。在狭窄的山路上,常能碰到迎面过来的骑在毛驴背上悠然自得的当地居民,让人恍若进入神话世界。
带着惬意的心情向海边沙滩走去,近岸的浅蓝海水在阳光照耀下清澈见底,海面平和安详,没有半点风浪。玩累了,到岸上露天餐厅小坐,抬眼望去,蔚蓝色的天与海和小岛的各类建筑交相辉映,胜似一幅美丽的画卷。
天堂般的美景受到艺术家钟爱。港口两旁满是画廊和艺术工作室。从19世纪中期开始,就有不少艺术家,特别是外国的诗人、作家和音乐家住在这里。周围的饭店、酒吧和咖啡馆十分热闹。当地人说,艺术家们在晚饭时会随便走到一家小店坐下,点上几味海鲜、一杯希腊葡萄酒,在海风轻抚下,时光悠然而逝,艺术灵感也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
乘船离开伊德拉岛的时候我得知,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在遇难前不久,就是在这里和自己的情人一起度过了最后的快乐时光。佳人已去,只剩下美丽的故事让人唏嘘,更觉眼前渐渐远去的伊德拉岛多了层浪漫光环。赘言勿述,最后还是随着厚氏的镜头欣赏一番小岛风光吧:

居民区和码头都集中在小岛天然的避风港内,房屋依山而建,远观非常的养眼

一左一右两个炮台矗立在避风港入口的两个最前端,完全具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功效

右边的炮台已经和居民区连在了一起,和平时期的今天只能沦落为一个景点

游客纷纷在古炮边留影,让人不由得追溯想象当年的战火情景

整个岛屿上的道理都已经铺就的非常现代了,人工的痕迹非常的明显

房屋的建设非常的富有特色,最特色的,却是在这个岛上,都是有猫代替了狗来看家护院

小岛的街道也都是蜿蜒崎岖,顺势绵延,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毛驴是岛上最普遍的、唯一的交通工具,骑着毛驴打手机更是雷声阵阵的场面

人们都非常的悠闲,晒着太阳闲坐

游客都喜欢沿着小岛的环海道路徒步游览

尽管已经是深秋,但这里的气候依然温暖暖,乱穿衣正是时候

阳光通透无遮挡,大人小孩都是墨镜护眼

拖家带口来这里旅游,忘却外面的世界,正是厚氏向往已久的生活

无论如何,这也算是人生的一个驿站

人生忙碌,总还是要有暂时落脚的地方

随时出发在途中,对于人的一生而言,始终还是常态,直到生命的尽头

爱琴海上,乘船破浪,的确不一样的感受

学会拼命工作、享受生活才是人生的“两不误”
特别推荐:成功人生必不可少的智慧秘笈(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