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周谊老师——一个高三学生家长对我的评价

(2009-05-13 23:56:23)
标签:

教育

考研

学生家长

数学

周谊

长沙

分类: 杂谈
转帖自 我长沙一个学生家长的博客,原文地址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45f670100dgvr.html

               最近有些学生家长来联系,打听周谊老师的情况。估计是暑假临近,周老师准备四处办班,而这些家长有些将信将疑。有些家长是从我的博客这里循迹找到周老师的,就来问我的看法。其实我的看法,包括我认识周老师的过程,都在博客里详细交代过,只是或前或后地分散在多篇博文中。现在既然有人问到,那就总而言之地再说几句。
             周谊老师我是在网上发现的。事情很凑巧。为跟进儿子今年的高考,我开了一个博客,记录儿子应试准备的全过程。大概是去年的年底某一天,我顺着来访的脚印踩回去,就来到周谊的“游戏数学”博客。
         20多年前我是学理科的。因此看了周谊老师的博客,对他表现出的思路很认同。按照他留下的电话号码拨过去,交谈了一会儿,就更坚定了我的判断。简单地说,周老师的方法,是“考数学”而不是“学数学”的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好数学,这个跟天赋、兴趣、个性等有关。问题是数学却是人人都要考的。那么是不是有一种方法,从考的规律出发,以应考为主旨,兼而训练相关的数学思维方法和能力?理论上当然是可以的,因为高考进行了20多年,在规定了范围和难度的情况下,高考的试题必然逐步趋向“套路化”。所谓考数学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套路总结出来,加以训练。
            训练“考”数学而不是“学”数学,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过于考虑学生的数学天赋、能力和基础。理论上,不是谁都可以学好数学,但是谁都可以考好数学。另外,考数学与学数学也并不矛盾。要学好数学,需要一定的兴趣,至少不能反感。而这兴趣,最好的来源,是完成一道一道作业题,和一套一套试卷,在这个成就感中获得信心和兴趣。也就是说,在这个学会“考”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渗透和灌输。
这是理论上的结论。那么当然也不是说都能做这件事。我之所以认为周谊合适,是因为他高考的时候数学接近满分,更重要的是,他现在以应试数学的辅导为职业。这就保证了他对当下数学考试规律流变的深切、专业的关注。总之,他是个第一线的专家。
            理论上可行,此人来历可靠,听了听他的思路,我觉得是对的。那么不妨试一试。当时周谊老师正在北京开班,我已经来不及赶去。因为周谊老师的教法,是集中十天时间授课,然后再进行日常辅导。错过了当时的集中授课班,后来就很难找出集中的时间了。结果是我给儿子请假,分两次专程去广州向周老师请假。之所以分做两次,是因为儿子的学校规定,请假三天以上必须教务处批准,手续无比复杂,我只好化整为零,每次三天。
            周老师的要求,只有六天时间,其实是不够的。尤其像儿子这样,数学常年徘徊在60多分,更需要尽可能多的训练。既便如此,儿子的数学还是进步很明显。从广州回来后,花了一个月时间完成周老师布置的练习。4月7日一大早,儿子从学校给我发来短信:“我数学119!!!”看样子很高兴,一口气花了三个感叹号。从那时到现在,数学每次考试,无论是正式的模考、月考,还是周考或自己做试卷练习,从来没有低于过108分,通常在120分左右。
            说一说结论吧,周老师的的数学教学法,立足于考数学。以考促学。这是很重要的特点。另外要注意,不是说上了周老师的十天课就万事大吉。还需要在他的辅导下做一些练习。练习的量不大,但是高度套路化,而且针对性很强,因此效果也好。需要提醒的是,完成这部分练习,需要家长督促和监督。反正我这个儿子是不够自觉。我看大部分孩子,主要说儿子们吧,都是这个问题。如果不是这样,如果所有的孩子从小就很自觉,估计到现在也就不用找周老师了。
           就是这样。顺便说一句,儿子的数学还不是很稳定,可能还需要找周老师问诊,看看他还有什么高见。比如儿子的不等式有问题。不过儿进一步澄清说,不等式跟数列放在一起没问题,跟函数放在一起也没问题,反而是单独的不等式,会出问题。这就是他以前一直自作主张,能不用不等式做题就尽量不用,这样造成的不熟练。具体的还是让他直接跟周老师讨论吧。

注:这是我长沙的一个学生家长对我的评价。如他所说,在寒假我北京开班的时候,他和我联系过好多次。也许他自己是理科出身,数学功底相当扎实的缘故吧,他和我几个电话,就已经聊的很深了,对我的情况比较认可。因为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开始听到我的情况之后,第一个反应,都是不相信,不可思议。但他几个电话下来,对我的教学方式就
         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觉得可行度相当高,只是当时实在是没有时间,才没有让他儿子来北京参加我的补习班。春节的时候,又联系过多次,终于在我回湖南时,相约在长沙见了面,也让他儿子初步接触了一下我的教学方式。后来开学后,稍微有点空闲,就连续分2个星期,请假过来,跟我学了几天。开始来的时候,他儿子班主任还一直不同意,毕竟,他班主任也是数学老师,可能第一个就是不相信吧,不过,回去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话可说了。虽然在我这里只学了几天,但,几天下来,效果也不是课堂上几个月比得上的。
        他儿子的情况,怎么说呢,在高中学生中,属于一种很典型的情况,就是茫然,被动的学习。对数学没有兴趣,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不知道怎样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厌学-学不好-当然,也就没可能学好了。在我这里几天,总结性的学了一些东西,但,也还有很多没有学完,因为,我的一个完整的辅导,是10天班,而他儿子只学了6天,学了基本题型,对于题型的整合,题型的综合变换方面,还有所差距。幸好,他有一个好老爸,能够完全的按照我的思路,一步步的监督他儿子完成,结果,虽然说少学了几天,但,效果也算相当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