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笔断墨
标签:
杂谈 |
钢笔断墨或者飞白是钢笔使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这种情况较常见,特征是盖好笔帽很长时间不用,或者停止书写较长时间之后,第一笔会断墨,一般断墨线条很短,不满一个笔划长短。这大都是由于墨水干在笔尖前端导致;现代墨水较注重快干,溶剂挥发性较强,容易造成这种现象,如Quink。
这种问题,一般都可控,可预料,有规律,使用过程影响不大,稍加注意即可避免,比如起笔顿一下即可。也可选用慢干,不易挥发的墨水,这样可缓解一二。但任何墨水只要放置时间足够长一定会有风干,写不出来的现象,这个度由个人心情来衡量。如果不太严重,一般不需要调整。
但如果书写过程中稍加停顿就会首笔断墨,影响使用心情,就要归为第二类断墨。
遇到这种笔,适应是没有用的,换墨水也不会有效,是结构性问题。首先你买的笔有没有售后,如果有建议直接退换,赚了你的钱,一定要有服务的。如果没有售后,我相信可以用以下几个步骤解决。
1,拆下笔尖或总成。一般来说现代龙与鸟拆尖都非常简单,拆鸟尖用手,拆龙鸟用特殊工具,论坛搜索一下就知道。确定毛线管道没有被堵上。仔细的管道检查需要拆尖才能完成,但大概的观察一下有没有脏东西并上一下超声波是必要的步骤。再者观察一下钢笔尖正面的出气孔是否畅通,在洗过尖之后,拿着放大镜观察,出气孔应该正好压在导墨槽上面,如果不是,那非拆尖不可。这种情况不多见,除非笔舌歪得不像样。
如果以上步骤能解决问题,恭喜你,只是劣制墨水导致的堵塞,或者笔尖进入异物,不需要 大工程。
2,如果以上步骤任何不能解决问题。那就需要开工了,先整理心情,要有拆坏了,交学费的准备。
百利金的顽固性断墨我还没遇见过,以万宝龙为例。
万宝龙的顽固性断墨,大多是由于笔尖与笔舌之间的相对位置装配不当造成的。最主要就是如图所示那个α值,也就是导墨槽顶端到笔尖的距离。如果过大,墨水经导墨槽进流到笔尖的时间就会过长,造成断墨。大多数厂家的这个α有固定的值,在误差范围内能保证不出大状况。先拿一只同类型的钢笔过来比较一下,看看是不是有问题的笔尖装配得太过突兀,特别关注这个α值是不是过大。如果是,那就是找到症结了。
拆尖的问题不再多说,可以参看钢笔论坛的帖子,一些工具是必备的。如台钳,木锤,之类。倒是在重装配尖的时候,有个小技巧,就是利用热胀冷缩。我自己百利金的尖在装配的时候会加热笔舌,万宝龙的不清楚。以万宝龙为例,笔尖套筒,起固定笔尖与笔舌作用,可以放在开水里面加热膨胀软化,而笔舌可以放在冰箱里面降温冷缩,这样只要有几丝的空间,就可以让装配变得省力。万宝龙的笔尖有固定的卡位,在凹刻在套筒内的,在不装笔舌的情况下,插入笔尖,到底,可找到笔尖的最终安装位置。然后在笔舌与笔尖外圈涂点硅油,一边调整一边下压。可能笔尖无法插到底,但α值较明显缩小即可。
调笔尖勿求完美,毕竟我们没有原厂的工具,可以看得过去即可。
如果这个步骤能解决问题,恭喜你,一石二鸟,既修好笔,也练习了一下手艺。
比如提
,撇,捺,之类的笔划断墨。我没遇到过,大概是铱粒打磨方式的问题,此处不说。
玩了这么多钢笔,对这个问题还有点心得,写点出来,对笔友解决问题希望能有裨益。
一,首笔断墨
二,飞白--突然,无规律,无法预料,无法控制。
三,特别笔划断墨
四,偶然情况,纸的问题,新笔有油,笔尖未浸润等等,偶然性很强。这此都有可能让你吓一跳,不过耐心尝试别轻易下结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