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思想体系上的创新
新加坡文化受移民影响,最早的移民来自马来半岛、中国、印度、印尼群岛。现在410万人口中,华人占77%,马来人14%,印度人8%,其他种族1%,把这些种族的人需要的文化统一起来可见难度之大。一直是新加坡政府面临的严重挑战。
1、语言问题的创新。
原来新加坡各民族都把自己的语言作为国语,这么多民族选择哪一个语言作为国语都很难,马来人认为应该用马来语,而华人则认为华语作为官方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英语使大家都认可的中立语。李光耀从建国就大力推广“双语教育”(英语和母语),并且把英语作为政府业务部门的工作语言,而把马来、华语、印度语都作为官方语言共存。经过30多年的努力,英语已经作为全国共同语言被大家认可。但这种英语是新加坡创造的英语(含好些自创英语单词如New water在新加坡变成NEwater)。
2、危机教育。
从建国到现在,新加坡无论报纸、电视、网络各种媒体,还是各种会议。不论政府总理,还是各部部长以及新加坡的有识之士,都会进行危机教育。告诉你新加坡是一个弹丸小国,没有资源,只有人才资源,要保持发展的高速和竞争力,必须对人加强教育,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在充满竞争的新世纪,国人必须努力提高技能,以迎接挑战,才能保持住新加坡先进国家的优势。因此新加坡人的精神天天绷紧,不断追求卓越。国家有危机感,国家才能生存进步。国民危机感越强,支持政府的力量就越大。政府就更能有效的发挥职能。
3、提倡传统家庭美德,又设红灯区
新加坡能很好的处理红灯区、同性恋和传统家庭美德的关系,在新加坡,黄、赌、毒都受到严厉的打击,靠严厉的法制规范红灯区和同性恋,依法管理、审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转口书籍、文化制品,政府文官自觉抵制这种侵袭,带头提倡以人为本的传统美德。一夫一妻制、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在新加坡受到推崇。忠孝、仁爱、礼义信是新加坡的价值观。
4、不盲从西方的价值观念,不抄袭美国的政治口号,不复制西方的社会潮流,认为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西方的民主不是必然之路。例如9.11后,行动党发布竞选宣言:将采取正确措施“一定会带领国人渡过难关”就是李显龙的竞选宣言。
四、在人力资源使用方面的创新
新加坡政府认为,人才是新加坡最大的优势,因此下大力量培养和选拔人才,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应用发展环境,发挥人才优势,保持新加坡的竞争优势。
1、从高中阶段开始选择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设立总统奖学金、公共服务、国防科技等专门奖学金,每年选拔500人,送去美国等西方大学进行深造,政府出钱和学生签订合同,必须保证学生学成后回国服务6年。违约则家长要负责退还培养费用50万新元。目前新加坡执政掌权的人大部分是这部分人员。
2、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实行能人战略。
人民行动党是执政党,发展党员除一般条件外,主要是选择能人入党。比如,李光耀每年都找纳税前100人谈话,动员他们加入人民行动党。全国党员2万多人,占总人口410万多比例很低,但全部是各行各业的能人才有资格入党、执政、提拔使用。如教育部副部长曾士光先生,原来任苏州工业园总裁,通过近几年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很快,且实现盈利。李光耀亲自找其谈话,动员其加入人民行动党为国家服务。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全世界的能人来新工作。例如新加坡在美国专门设有博士接待站,无论什么专业,只要是博士无论你是否在新工作,只要想去看一看,新加坡政府提供免费机票和7天住宿。光软件华人近几年就吸引约10万人在新加坡工作。目前新加坡已把招聘重点放在生物制药方面的人才引进上。
3、在全国设立技能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培养人才,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该基因由雇主按工人工资支付一定比例(1000元以上支付10%)。国家出大头。所有中小企业都可申请使用。由企业进行申请,政府匹配,不给 100%。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也帮助企业留住人才。
4、公务员分级管理。按照初、高、特分别设置。大、专、高、初中毕业全部由考试录取。由公共服务委员会负责招聘、考试、选拔和任命工作。公务员每年可享受带薪培训100—200学时。私企工作人员可和公共服务人员交换任职,互相交流。公务员年终考试则上司说算原则。由负责人对所考核人员负全责,考核结果和待遇挂钩。
五、科技方面的创新
1、在亚洲率先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力发展科技园区,在全国设立多个科技城、科技中心、科学园、科技基地近30多个,各具特色。建成各种专业孵化器和综合孵化器相配套的格局,并向园外输送科技园区、孵化器管理技术。
2、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规划,实现阶段目标,重点突破,政府出钱支持科技创新。例如前段时间的“软件”信息产业专项和近期“生物制药”专项。政府拿出10个亿新元设立专项资金,然后组织实施。使制定规划能得到落实。在规划制定阶段用以统一全党和全国各界思想,然后实施则阻力减少,成果显现。
3、创造科技发展的硬件环境吸引科技人才和资金,然后用和国际接轨道的管理办法和提高生活质量,吸引、留住人才和各种人力资源。例如:硬件方面非常重视全面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智能高科技、连城计划;管理方面科技人员享有股权、保护知识产权、生活质量方面,从住房、薪金等给予优惠。所以目前新加坡生物制药方面的科技水平仅次于美国、日本,在全世界排名第三。
4、合作研究,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实现国民待遇,如IBM、Acer、惠普等。
5、设立研究院。按国际模式管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负责制,理事会成员来自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研究院直接参与产业研究,但不搞控股,以知识产权不断投入而拥有一定股份即保持与产业界的联系,又不以经营为主。
6、设立科技发展专项基金来发展电子政务、软件、生命科学和,贸易等高新技术领域,采用理事会制度,吸引高科技公司在新加坡发展。
六、信息化创新方面:(见新加坡无处不在的信息化服务)
值得借鉴的经验:
1、转变政府职能:将办事机构和议事机构分开。新加坡政府各部门非常重视只能转变,各部门却把办事和议事分开,办事机构由(一站式)一门式服务窗口按照规划快速运行。而议事机构则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和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帮助议事。每个部都花很大力气建设宣传网站和橱窗。全面向群众宣传展示自己部门的职责、办事程序和要办的事情征求民众意见,统一民众意见,同一民众思想。所以搞各种活动都是每个部门那年要做的具体工作。然后议事机构搜集民意,制定规划和提请制定法律规划等。
2、多采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办事。
逐步将政府职能部门向中介组织转移,然后减少开支,增加收入,鼓励各部门挣钱。
政府各部——法定机构——中介组织——企业。
税务局、科技局等都属于法定机构,都有挣钱任务。
3、实行各负其责制,真正做到责权利统一。
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员对内阁实行问责,各部门办事结果要由议会进行问责。而公务员考核责由上一级负责,同时也有上级问责。考核非常简单,只一人说算,要求各级公务员都要敢于负责任。然后考核结果则兑现待遇。同时还成立全国公共服务委员会听取处理问责情况的汇报。
4、建立技能发展基金,鼓励企业培养高级技工,企业职工工资中如超过1500元以上要交发展基金和财政投入配套使用提供给中小企业使用。
5、设立联合科学院,在院所和企业之间建立以产权为纽带动产学研联合机构,改善和调整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
学习新加坡经验,加快我市创新体系建设。
1、深化改革,创造性的开展我市各项工作。
2、优化环境,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3、转变职能,透明公开的政府办事原则。
4、招商引资,苦练内功相结合,提高我市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5、提速发展,科教先行增强发展后劲。
6、留住人才,用事业和机制不断开发智利资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