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STNO1兄:保单的秘密之补记与订正(二)
(2012-02-04 11:15:22)
标签:
保险 |
分类: 转载文章 |
(c)
前文分析人寿和平安的”保单价格”,有读者认为保单定价利率是法定的不可能有第二个价格,也有的读者认为这个价格是保险公司的资金成本。
保单的成本或者价格是不确定的.法定定价利率只是确定了保单基础的价格。随着保单年限的增长,保险公司必须在这个基础价格上支付另外一部分浮动的成本。一个是死亡成本,即投保人需要分摊的他人死亡风险,一个是红利成本。这两者与定价利率确定的价格之和才是,一份保单真正的成本。保单到期之前这两者都是不确定的风险型收入。
不确定性之间也有程度上的差别。死亡风险要比利率风险更为稳定。死亡风险始终围绕着生命表上下波动,除非发生战争巨灾等事件,真实的死亡风险与过往的统计数据之间偏离并不太大。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死亡风险会的到逐步的改善。而利率风险则不具备这样的特性,利率与过往的统计数据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同时波动的幅度极大以至于几乎无法预测。分红、万能这样的投资类保险的利润中,需要对保单的利率波动上所获得收益进行折价。
Profit=合同固定收益+利差波动收益*风险折价系数。
合同固定收益,是指在合同销售时即已明确不受未来任何因素影响的收益。万能险的合同固定收益大部分来自初始费用。初始费用越高,进入客户账户的额度越低,给予投保人的收益越低,保单的利润就越高。对于分红险来说,利用准备金基数进行30%分成收益,虽然只是一个下限,公司也可能被迫往上调整.但是与万能险相比,调整的压力要小的多。因此这部分可看成是分红险的固定收益.保障性越高,需要计提的准备金越高,每年固定分成收益越高。
利差波动收益,是指投资收益与结算收益或者累计利率之间的利差。这些收益,不仅取决于投资收益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宣告利率的高低。宣告利率的高低,完全是一个市场竞争下的博弈结果,是合同无法固定的。例如寿险公司当年收益5%,原则上宣告结算利率1.75%并不犯法。但是寿险调整利差需要考虑到,客户的预期,同业乃至其他金融产品的竞争状况。否则它无法继续销售新保单,还会引起巨额的退保潮。平安2004年激进的投连险销售带来的就是这种后果。
利差波动收益虽然理论上会极大左右公司的利润。但从寿险行业资产配置的特殊性看,最符合情理的一种假设既是,普通投资者无法买到一家BerkShire,更可能买到几家维持在行业平均投资收益水平上的公司。假设这些公司的资产风险水平相近,那么风险折价系数设置为100和0并没有区别。最终决定这几家公司的利润高低的是合同内在的固定收益,而非利差波动。选择0的一个最大好处在于,此条件下利润估算仅建立在单一的大概率假设上。
(d)
由于对保单条款的理解错误,前文中所涉及几款三年返还的保险,包括金彩明天鸿鑫两全,瑞鑫两全, 福禄金尊, 福禄鑫尊,都存在着生存金计息计算错误。福禄鑫尊为例,第五条第一款如下
一、生存保险金
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至本合同约定的祝寿金领取日前,若被保险人生存至每满三个保单年度的年生效对应日,本公司按下列约定给付生存保险金:本公司首次给付的生存保险金为基本保险金额的15%;
一、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至被保险人年满七十四周岁的年生效对应日止,若被保险人生存,本公司每年在本合同的年生效对应日,按下列规定给付关爱年金
一年返是在合同生效对应日给付生存金,并且在当年计息。而三年返是在每满三个保单年度的年生效对应日。也就是说在第四年年初给付生存金,在第四年开始计息。而笔者误将三年返保单按一年返的规则计算,导致这一系列保单都多算了一年的生存金利息。现在将第六节的表6-(b)修订如下
|
平安 |
|||||||
|
上市时间 |
名称 |
7% |
8.50% |
||||
|
要求收益率 |
边际利润 |
要求收益率 |
边际利润 |
||||
|
2000/2003 |
|
|
|
|
|
||
|
2003/2006 |
2004 |
智富人生 |
2.800% |
43.61% |
2.840% |
35.54% |
|
|
2007/2010 |
2007 |
智盈人生 |
2.920% |
21.17% |
2.97% |
15.8% |
|
|
|
|
|
|
|
|||
|
2011/2012 |
2012 |
智胜人生 |
2.920% |
22.73% |
2.97% |
22.8% |
|
|
上市时间 |
名称 |
返还类型 |
要求收益率 |
边际利润 |
|
|
2000/2003 |
1999 |
康宁终生 |
无返还 |
2.94 |
|
|
2000 |
千禧理财 |
三年返 |
1.74% |
2.72 |
|
|
2001 |
鸿寿年金 |
年金 |
2.73% |
0.65 |
|
|
2004/2006 |
2001 |
鸿盛终身 |
无返金 |
1.71% |
2.67 |
|
2004 |
鸿鑫两全 |
三年返 |
2.54% |
1.32 |
|
|
2004 |
鸿祥两全 |
无返金 |
2.15% |
1.47 |
|
|
2006 |
美满一生 |
一年返 |
2.82% |
0.51 |
|
|
2007/2010 |
2008 |
金彩明天(A) |
三年返 |
2.79% |
0.6 |
|
2008 |
瑞鑫两全 |
三年返 |
2.58% |
1.182 |
|
|
2009 |
福禄双喜 |
一年返 |
2.87% |
0.35 |
|
|
2009 |
康宁定期保障计划 |
无返金 |
3.25 |
||
|
2010 |
福禄满堂 |
年金 |
2.86% |
0.437 |
|
|
2010 |
福禄金尊 |
三年返 |
2.82% |
0.575 |
|
|
2010 |
福满一生 |
两年返 |
2.81% |
0.523 |
|
|
2012 |
福禄鑫尊 |
三年返 |
2.86% |
0.396 |
|
|
2011/2012 |
2012 |
松鹤颐年 |
年金 |
2.68% |
0.859 |
(e)
在第六篇中,笔者认为,平安的从2004年的智富到2007年的智盈,是主动削价的结果。这个判断是错的。笔者进一步分析智富人生的条款以后,发现其高额利润的主要原因是其初始费用规定与智富和智胜完全不同。
保监会对万能险的精算规定一共发布过两个版本,一个是2003年的保监发〔2003〕67号<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中的万能部分。另一个是2007年保监发335号<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精算规定>.
在03年的版本中,保监会并没有规定万能险的初始费用的扣费标准。因此03-07年这段时间内,万能险的初始费用是由保险公司自己厘定。
智富人生的保单初始费用为
第一年60%,第二年40%,第三年为15,第四年10%,第五年起3.5% 总计146%
2007年版保监会对初始费用做了最高限额
第一年50%,第二年25%,第三年为15,第四年10%,第五年10%,第六年起5%
总计135%
这一变化恰好说明万能保险的合同固定收益的模式,即依靠初始费用来获利。对比2007年前后平安保费增长对比来看, 合同固定收益的削减一方面降低了销售难度,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销售低利润保单的实际需要。不过要说平安被迫售卖低利润保单。还是很难成立的,毕竟除了万能险之外还有更多的选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