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STNO1兄:保单的秘密之七—— 战略纵深
(2012-01-15 18:17:48)
标签:
保险业 |
分类: 转载文章 |
然而竞争总是无所不在,低成本高价格的企业会遭遇到对手利用高成本低价格的侵占市场份额。薄利多销自古以来无往不利。保险公司也不列外.巴菲特旗下的NIC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公司坚持高昂的保险定价,导致连续14年市场萎缩。巴菲特说:”这种下滑并不是由于无法拓展业务而造成的,只要我们愿意降价,数十亿美元的保费收入在那儿等着我们,但我们却坚持把我们的价格定在一个能够保证盈利的水平上,而不去效仿我们那些过于乐观的同行”
“从经营结果来看,在同样的销售难度下,投连产品和万能产品保费规模要高于分红产品,但是利润率略低于分红产品。…….以万能产品为主,前期亏损高于以分红产品为主的公司,盈利期也较晚,大约在第九年才能进入盈利期,开业10年仍不能实现盈亏平衡。由于盈利能力不同,对资本需求也会产生影响。以万能为主的公司,后期的资本需求会超过以分红产品为主的公司,累计资本需求比分红产品为主的公司高5亿元。….. 在现实中,由于万能险的保费规模比分红险高。因此,大部分以万能产品为主的公司往往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盈利水平,但是这种方式也会导致资本需求的大幅度增加”
表6-(a)
2005 |
14.90% |
2006 |
19% |
2007 |
16% |
2008 |
23% |
2009 |
26% |
2010 |
30% |
这里拿平安的万能险与人寿的分红险来对比,颇有一些不公平的意味。主要的原因是笔者尚未收集到平安分红险产品的具体参数。但从保单的各种条款,仍然能够得出比较明确的定性结论。平安这2年来最热门分红险是金裕人生. 根据凤凰网的这篇报道http://finance.ifeng.com/insurance/hyjj/20120112/5440174.shtml
²
²
²
这款分红险上市日期是2010年3月。他完全是针对人寿2009年底发售的福禄双喜所开发。福禄双喜的利益条款如下
²
²
这两个险种的死亡责任都是返还所有保费,因此相同的死亡率下他们的死亡成本没有任何区别.金裕在60岁前的返还年限和返还比例与福禄双喜没有区别。但是相同保费下,金裕的基本保额则比福禄双喜大的多。以30岁男性为例,金裕 10000元保额需保费5422元,福禄双喜每10000元保费所得保额为17121元。将两者皆调整为,每万元保费,金裕10000元保费所得保额18443.37元。如果按照10%的比例返还。那么60岁前金裕每次返还将比福禄双喜高出7.7%。而60岁后,如果按照累积生息利率3%计算,2年内金裕人生返1106.6022+1106.6022*1.03=2246.40,而福禄返还仅返还1712.1 高出近31%。那么根据上一节的分析,假定在相同的费用率佣金率的情况下,金裕人生的价格要比福禄双喜低的多。另外2008年,2009年,平安推出高达4%-4.5%的累积生息利率,而当时人寿的生存金累积生息为0,红利累积生息为2.5%。如此大规模削价销售,金裕实现的销售额超过人寿,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无论是从万能的定量分析,还是分红险的定性分析来看,平安近3年来的狂飙突进,很难用其代理人产能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或者综合金融协同效应来解释。唯一的原因就是大规模降价倾销。然而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平安如果坚持走一个低价路线的经营模式,那么他的经营成本应该远远低于人寿这样的走高价格路线的公司。然而,根据财务报表所披露的数字,平安的佣金率为11%,而人寿是8.3%。运营费用+工资平安在8-8.5%,而人寿仅为7%。平安的业务结构上,短期趸交险的比例很小。那么这些高昂的成本势必还要转嫁到成本已经极高的长期险种上。 这种不顾一切的高费用低利润的血拼价格战,应该引起投资者们的高度警惕。
表6-(b)
平安 |
人寿 |
|||||||||
上市时间 |
名称 |
7% |
8.50% |
|||||||
要求收益率 |
边际利润 |
要求收益率 |
边际利润 |
上市时间 |
名称 |
要求收益率 |
边际利润 |
|||
2000/2004 |
2000 |
千禧理财 |
1.75% |
265% |
||||||
2001 |
鸿寿年金 |
2.73 |
65% |
|||||||
2001 |
鸿盛终身 |
1.71% |
267% |
|||||||
2004/2007 |
2004 |
智富人生 |
2.800% |
43.61% |
2.840% |
35.54% |
2004 |
鸿鑫两全 |
2.55% |
119% |
2004 |
鸿祥两全 |
2.15% |
147% |
|||||||
2007/2010 |
2007 |
智盈人生 |
2.920% |
21.17% |
2.97% |
0.96% |
2006 |
美满一生 |
2.82% |
51% |
2008 |
金彩明天 |
2.77% |
69% |
|||||||
2008 |
瑞鑫两全 |
2.60% |
109% |
|||||||
2009 |
福禄双喜 |
2.79% |
48% |
|||||||
2010 |
福禄满堂 |
2.76% |
75% |
|||||||
2011/2012 |
2012 |
智胜人生 |
2.920% |
22.73% |
2.97% |
2.28% |
2011 |
福满一生 |
2.77% |
66% |
2012 |
福禄鑫尊 |
2.89% |
33% |
|||||||
2012 |
松鹤颐年 |
2.66% |
93% |
人寿在没有潜在对手挑战的情况下,在县域市场具有绝对垄断优势。农村消费者的可选择余地极小, 处于绝对的卖方市场人寿可以将城市中无法销售出去的高价保险销往农村。而这些高价险种又特别符合农民的经济条件。农村收入较低无法支付为城市消费群体设计的低价格高保费险种,而人寿这类早期设计的长期险种的特点就是低保费高利润。比如鸿寿年金,1000元年金额度所对应的保费只有131元.虽然其利润极高, 但这类险种的保费规模却在农民的承受范围之内。因此这些城市过气险种在农村却大为热卖。
自从2006年杨超开始实行抢占两乡的战略以后,人寿的保费中的一半规模都来自农村。农村保费增速高过人寿保费的平均增速。在产品线上,又将保险划分为两个系列,一个系列既是将城市过气的高价低保费险种沉淀到了农村市场。比如鸿鑫两全,鸿寿年金这一类2003年之前设计的高价险种,至今仍然挂在中国人寿的官网上售卖。笔者曾经尝试询问过上海人寿营销员是否售卖鸿鑫两全,他们的反馈是这些险种在上海地区不出售。另一个系列,则是专门应对城市竞争对手所开发的低价产品。为了印证这一猜想,笔者在网络上找到了2010年,人寿23个区域子公司开门红销售方案。其中以河南和黑龙江两地的销售任务安排最为典型
河南省开门红方案
“(二)险种策略
以新产品福禄双喜、福禄尊享、康宁为主打,以瑞鑫、美满一生为辅助。城区和农村的高端市场以福禄双喜为销售重点,农村以康宁为销售重点,并带动短期意外险销售”
3、农村市场主推险种以“瑞鑫”、“康宁”十年期交产品为主,以“福禄双喜”、“美满一生”等五年期交产品为辅。”
如果说短期趸交险是在时间上对冲长期险成本,那么县域战略就是在空间上的对冲。相对于竞争对手,人寿在城市市场的打价格战就有一个坚实而不易被攻破的大后方。即使城市区域售出大量的低价保险,农村高价险仍然能予以对冲。整个公司层面上保单负债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也会大幅度下降。在人寿仍然保持县域市场垄断地位的情况下,只要其城市价格战的风险可以控制,那么投资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人寿的利润会逐步压低,进而被对手的所拖垮。
人寿要降低价格,就会增加长险保单的利率敞口。 而人寿的管理层,又不想过多增加利率风险。这是一个互相制约的目标。唯一的办法既是,延续”有什么样的资产买什么样的产品策略”。使得公司在售出保单后,就能即刻配置到长久期的高收益固息产品,提前将资产收益率和累积生息利率的利差锁死。这就需要产品的缴费期限缩短而保单年限拉长。人寿管理层所能预测的资产周期只有5年。如果像智盈,智胜那样,将缴费期拉倒10年,没有人知道今后收到的保费能够买到什么。最后只能任由保单的成本随着不可控的资本市场变化而上下波动。
在这3年中,从人寿的产品设计策略来看,是在不断推出新品,试探市场,等待时机。最典型的案例既,2010年底推出的福禄金尊和今年福禄鑫尊。自2009年开始,人寿陆续推出了6个福禄系列产品。不断通过修改产品,来试探市场。据这位泰康人寿营销员披露的数据.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5b7d23010126xm.html
去年人寿卖的最好的是福禄金尊占比达19%。这是一款大比例返还并且兼顾保障性的终身险种。
²
²
²
²
我曾经向一位专业的股票投资人,介绍这份保险。当它看完利益条款以后,也觉得这个保单太合算了。当然最后我将收益率演示交给他看时,才反应过来这份合同的收益率不过区区2.89%。这便是保险公司制造幻觉的标准范本。整个2011年,流动性急速紧缩,民间借贷崩盘,房地产严寒,股市暴跌,通胀雄起.投资者只能看着手中的资金急速贬值,而无安全处可去。另一方面,固息产品市场利率居高不下,各种机构对资金的渴求,已经远甚2008年。此时不大肆开打价格战,囤积保费,配置高息资产更待何时? 这是在合适的时候卖合适的产品,打必胜的价格战。人寿管理层应对之道,可谓是经典之作。
笔者预计,今年人寿的保费可能会呈现爆发式增长,而期交的3-5年期比例将会达到史无前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