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语录
(2010-08-06 14:59:55)
标签:
股票 |
论经济、市场
如果能从历史推测未来,巴菲特的观点:“最富有的人都是图书管理员。”
关于宏观经济预测:“我不看经济预测,有关经济预测的文章对我来说是废纸。”
我每天都要看《金融时报》,但是假如遇见标题为‘明年世界经济之我见’一类的文章,即便作者是经济界的杰出人士,我也不会拜读。花功夫读这种文章还不如关心我的公司,我对预言不感兴趣。
我从来都不参考经济预测,他们给人一种似乎是准确的假象。经济预测越是郑重其事,你就越是应该小心谨慎。我们从来都不关心经济预测,但是,我们非常在意而且密切跟踪历史记录。假如一个公司前景非常美好,但是有过不光彩的历史,我们就放弃这个机会。
“当你读到标题为‘股市下跌,投资者损失’的报道时,你应该开心。应该这样看问 题:‘股市下跌,假设投资者赔钱,但是真正的投资者赚钱。’文章的作者总是忘记一个事实,股市里有买者就有卖者,有人损失,一定有人受益。(就像人们谈论 高尔夫球赛:‘每次一击入洞都会使某些人高兴。’)”
涉及企业收购时,我们考虑的主要是价格而不是时机问题,在我们看来,如果因为短期的经济形势和股市动态很难把握,从而忧心忡忡,导致放弃购买一个长远看来非常优秀的企业的股票,这是很愚蠢的行为。为什么要因为一个随意的猜测,就放弃一个理性的决定呢?
关于未来的走势众说纷坛,形势明朗以后再采取行动不是 更好吗?你可能听说过这样的陈词滥调:“克制购买欲望,直到不确定因素消除再说。”在寻求帮助之前,要注意两个不让人乐观的事实:未来是不明确的;你花大 价钱在股票市场买到的是舆论。不确定性实际上是长期价值购买者的朋友。
我们应该关注哪些是应该发生的而不是它应该在什么时候 发生-如果我们开始按照自己的猜测或是情感去决策是否涉足某个业务-我们在哪些方面将会建立起长期优势,我们就离麻烦不远了。当我们手中的生意在市场拥有 足够吸引人的价格时,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占星家认为报价将会降低-尽管他们的预测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正确的-我们就卖掉这些业务-对于你所经营的业务,针对他 的报价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按你的意愿去充分利用的财产。只要这种报价偏离正常水平,不管是偏低还是偏离,你都有机可乘。永远不要让经常偏离正轨的市场价格影 响判断,以至于把这些本可形成资产的预测变成债务。
如果股票市场一两年内关闭,我们一点也不担心,即使它星期六或者星期天就关闭,我们的工作也将一如既往。
股票市场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你必须把事情料理好。一旦发生不测,第二天你必须能够从容如旧。
我不知道股市明天、下周或者明年是什么情况。但是,在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里,你一定会经历两种情况:景气和萧条。关键是你必须利用市场,而不要让市场左右你,不要让市场误导你采取错误的行动。
市场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参考,方便我们发现是否有人干了蠢事。投资股票,实际上就是对一个企业进行投资。你的行为方式必须合情合理,而不是一味追赶时髦。
市场有时像上帝,垂青那些自立自强的人。但是,有时又不像上帝,它也惩罚那些无头苍蝇似随意跟风的人。
我们的举动,反映了我们对股票市场的观点,股市起到了资金重新配置的重要作用。在这个市场上,资金总是从频繁交易的人流向沉着冷静的人。
“大约在1890年,可口可乐---整个公司以2000美元出售。今天他的市场价 值是500多亿美元。很有可能曾经有人对1890年的买主提醒,‘我们要面临几次世界大战;1907年会有大恐慌;这些事情都将发生;等一等不是更好 吗?’这个错误的代价太昂贵了,谁都承受不起。”
关于通货膨胀:“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债务免除。”
我们对通货膨胀的观点是一贯的。我们认为人们对通货膨胀怀有偏见,不管是美国还是在世界的其他什么地方都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上,物价注定要走高,只不过是程度的问题。可能某一时点通货膨胀空前高涨。印制钞票太容易了,如果没有人干预,我就想印钞票。
论投资
股票不是在纸上摆动的东西,它也不附带图表。
关于价值投资:“由于价值投资很简单,所以没有人愿意教授它。假设你拥有博士学位,而且曾经多年学习如何利用数学方法进行复杂的运算。如果你再来学习价值投资,这就如同为了获得牧师资格去求学,却发现《摩西十诫》就是你需要的。”
在我从事投资工作的35年里,没有发现向价值投资靠拢的迹象。似乎人性中有一些消极因素,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基本的投资理念是把股票当作企业,利用市场波动赚钱,此外还要规避风险。“这是格雷厄姆教给我们的道理……即使是从现在开始100年以后,这个道理还将是投资的基础。”
要 想成功地投资,你用不着懂得β值、有效市场理论、现代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和市场形成理论。实际上,对这些一无所知反而更好。当然,这不是商学院的主流 观点,因为他们的金融课程就讲授这些内容。可是在我们看来,学习投资的学生,只要掌握两门课就足够了,一是怎么给企业估价,二是怎么看待股价。
投资并不复杂。你需要了解会计知识、商业用语。你应该 阅读《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你必须有正确的心态和适当的性格,你应该对过程感兴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勉励而为---不要过于激动。读一些格雷厄姆和菲 尔.费舍尔的文章,还要看年报和交易报告。但是,不要完全相信这些报告中的数据。
我既读自己公司的年报,也读竞争对手的年报……这是主要的消息来源。
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前,我闭上眼睛,展望该公司10年以后的情形。
关于投资过程:“从根本上讲,你就像一个记者,如果你问很多问题---这是一个调查的过程、新闻报道的过程。最终你想把它写出来。”
关于持有现金:“现在,我们有150亿美元的现金。我难道不希望利用它带来5%的收益吗?不,我喜欢这150亿美元,如果不能保证增值,我不会随便投资。市场的本质就是有时它带给你高额的回报,但有时你必须坚决等待。”
在发现喜欢的东西之前,我们会一直等待。我们喜欢十足的把握时才采取行动,这就是我们的风格。
实际上,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不会轻举妄动。
投资上保持克制在我们看来是明智之举。
造成股价走低的重要原因,是人们的悲观情绪---有时 是全面的,有时只是针对某一家公司或者某一个行业。我们喜欢这种情绪带来的低价格。乐观主义是理性买者最大的敌人。当然,并不是说购买不受欢迎的企业或者 股票就是明智之举。盲目从众和特立独行,两种方式同样愚不可言,关键是要用大脑去思考,而不是投票表决。
投资是一项理性的工作,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一点,最好别掺和。
价格就是你的出价,价值就是你的所得。
资金筹措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资产购买的最佳时机。
“对我们来说最好的机会就是一家优秀遇到暂时的困难---当它们需要动手术时,我们就买下。”
最佳的股票卖出时机就是不卖。
所谓投资就是利用今天投入的资金赚取更多的钱,而不是把资产卖给别人。
我们喜欢购买企业,但是不愿意出售企业。
如果你买入股票时不打算持有10年以上,就不要考虑持有十分钟以上。
我希望每年有一个好的想法。两年有一个也行。
我很高兴这是一宗大买卖。我不可能参与50件或者70件事情,因为这是诺亚方舟式的投资---你最终将一无所获。我喜欢把相当数量的资金集中在少数几件事情上。
至于成功的投资:“首先需要认识的是,这需要时间。我 从11岁的时候开始投资。积累财富有点像滚下山的雪球一样。到底能滚多大取决与山坡的长度。我已经滚了56年的山坡了。同样重要的是,你在最开始的时候要 有一个小雪球,还要有可以粘在雪球上的雪,而这个小雪球是我在送《邮报》的时候积攒下来的。如果你能做到不急不躁,保持理性的头脑,那就更好了。”
如果你必须在非常好的管理人员和非常好的企业中间二者挑一,那就要选择好的企业。
如果你发现一家优秀的企业有一流的经理人管理,那么看似很高的价格可能并不算高。
如果公司的业绩和管理人员都不错,那么报价就不那么重要。
我们宁愿花大价钱收购绩优企业,而不贪便宜购买业绩一般的企业。
寻找收购对象,如同“捕猎为数稀少而又快速移动的大象。”
优秀企业应该是能够持续25年或者30年以上的企业。
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其增长的企业,和一个不需要资金支持就能增长的企业之间有天壤之别。
增长是价值计算的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变量。它的重要性有时可以忽略不计,有时又举足轻重,其影响既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
关于如何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要想正确评估一个企业 的价值,你应该考虑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交易生效日的现金流量,乘以某个折价率,这就是对公司价值进行评估的方法。问题是你对发生的现金流量有多大的把握。 一些企业的现金流量容易估计,譬如,水厂的现金流量就比建筑企业容易预计。我们总是关注容易预测的企业。”
我认为把频繁交易的机构称为投资者,就如同把经常体验一夜情的人称作浪漫主义者一样荒谬。
短期投资等于就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赌博。如果你运用大量的资金进行短期投资,有可能血本无归。如果一样东西的售价是它真实价值的两倍,什么可以阻止它上升到10倍呢?你也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也许到时候你只能在救济院里向别人解释。
论思维、性情
在金融方面取得成就,并不取决于你的天赋高低,而是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习惯。
习惯的影响有时过于轻微而难以觉察到,但是,等到其影响非常大时,已经无法冲破其阻力。
投资人最重要的特质不是智力而是性格。你不需要 有很高的智商,你用不着会同时下三盘国际象棋,或者同时打两付桥牌。你需要一种性情,不管是群居还是独处,你都能够做到从容自若、宠辱不惊。你知道自己是 正确的,因为别人的态度对你不会产生影响,你只是基于事实和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
如果你的智商超过125,投资成功与否和你智商就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你的智商一般,你需要对欲望有控制力,强烈的投资欲望可能会使你陷入困境。
仔细想一下(比如市 场),你就能理解在价值评估上的巨大差异。只要你保持清醒的头脑,你就会认识到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20世纪70年代是不堪回首的一个时代,但是世界没有 完结,商业照样发展,人性没有发生变化。人们通常表现得像患有狂躁抑郁症似的,于是,你就有了很多绝佳的机会。
关于自己最大的优点:“我很理智。很多人有更高的智商,很多人比我工作时间更长、更努力,但是,我处理事情更为理智。你必须能够自我控制,不能让情感左右比的理智。”
关于独立思考问题:“你必须独立思考。我总是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高智商的人不动脑子地去模仿别人。我从别人那里从没有讨到什么高招。”
似乎计算机里的文章给人的印象更深刻、更权威---但是,通常废话连篇。决策者才是第一位的。
如果有人给我提供一份投资建议,我只用5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就可以看完。5分钟之内我可以过滤99%的想法。
这是自私、这是贪 婪、这是妒忌。这也是其他人毫无理性的模仿。我的意思是说,很多因素会导致我们思想在还没有创造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之前,它的能量便已经消耗殆尽。我想说 的是,如果说查理和我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并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聪明,只不过我们更理性,不会让外来因素干扰我们的思维。也不会让其他人的意见左右我们的判 断---那些贪婪的人总会让我们感到恐怖。同样,当我们变得更加贪婪的时候,别人也会担忧。我们一直在想方设法不以任何形式去模仿其他人的行为。因为这些 因素往往会让一个聪明的人不会得到好下场。
为什么聪明人做出不符合自身利益的蠢事?我们的成功很大程度是由于我们能够避免犯错误。
对大多数从事投资的人来讲,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而是怎么正确地对待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只要投资者避免犯错误,他/她没有必要做太多事情。
发现你身处洞中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停止挖掘。
考虑到人可以从错误中学习,那么最好的事情就是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帕顿常说,‘为你的祖国而死,死得光荣,但是,你必须知道享受荣誉的人不是你。’我们的方法是尽量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我经常认为从失败的个案中,学到的东西要比从成功的案例中学到的更多。商学院习惯于教授学生成功的商业案例。但是我的搭档芒格说,他最想知道的就是可能在哪里会遭遇失败,这样他就避免到那儿去。
关于两种信息:“你可以知道的事情和必须知道的事情。你知道的所有事情中,具有重要性的事情只占很小一部分。”
我们尽量考虑既重要又是我们可以弄懂的问题。有的问题很重要。但是我们理解不了---有的问题我们能够理解但是不重要。我们当然不想费时费力做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的工作就是专注于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如果事情不重要或者我们不了解,那么我们就不予考虑。
如果原则会过时,那么它就不是原则。
如果你无法左右局面,那么错失一次机会也不是什么坏事。
如果事情原本不值得做,也就没有必要做好。
如果你告诉我某个人崇拜谁,我就能告诉你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的崇拜对象选择得当,你会受益良多。
引用凯恩斯的话:“难点不在于没有新思维,而在于无法摆脱陈旧思想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