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与歧黄之术
(2010-08-08 16:13:18)
标签:
歧黄之术六壬三部九候恭帝文化 |
分类: 休闲生活 |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輱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
《药对》及张仲景等名医诸部经方。又经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经熟。」
——孙思邈《大医习业》
孙思邈经历了西魏文帝、废帝、恭帝、北周闵帝、明帝、武帝、宣帝、静帝、隋帝、炀帝、恭帝、唐高祖、太宗、高宗十四个皇帝的统治时期,活了一百四十一岁!
罗日亭先生学问渊博,知医,善六壬。 每遇疑难之病,必以六壬决之。 徽人称之曰「半仙」。
吾乡去先生之居仅二十余里,惜未及门求教,是一憾事。
予姐丈之父汪又瞻先生少年得一怪病,耳中如闻人云「齐桓公、晋文公,皆霸诸侯也」,目中便见一霸字,初小后大,极于弥天匝地,而人便晕绝,次日方醒,即瞬目亦见之,每月三五次如此,群医俱莫名其病,乃延日亭先生诊之,先生诊后占曰:「此怪痰为患也!不必服药,宜饮高梁酒百斤便愈」。
如其言饮之,未至百日已愈,乃不复饮。 一日遇日亭先生于他处,告以未饮百斤已愈。
先生曰:「尔病虽愈,但饮酒不如数,则根终未除,老年因喉痰亡。」后至七十八岁,果如其言,其脉理数学之精如此。
——程树勋《壬学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