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筮论
(2010-01-05 13:41:59)
标签:
龟卜祸福星占学六仪卜筮文化 |
龟卜之学在远古时期,是统治者进行天人沟通的一种媒介,是人天对接的一个渠道。人天沟通在历史上向来是个神圣的功课,不论从原始的龟卜到后期的星占学,统治阶级和老百姓对待天的态度向来都是毕恭毕敬的。网络媒体风行的今天,大量戏占、玩笑占、非亲非故之占其实是对天之神灵的最大的亵渎。
今天转发此文,是为警戒自己和他人,要以恭敬的心态来对待“天心”,不要落入滥占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卜筮之道,易出于羲,壬出于黄,其来远矣。上天下地中人,一切妖祥祸福之事,皆由于动。故曰:“吉凶悔吝生于动”。壬式以克贼而发用者,动之义也。动而吉者,三奇、六仪之类。动而凶者,飞魂、九丑之类。动而悔吝者,赘婿、三交之类。每成一课,即以此类,决万事之荣枯,定庶务之否泰,鲜有不中者。但吉凶悔吝之旨,在乎情察,难以理拘,一失其旨,祸福不验。非《心印》、《指掌》、《毕法》、《占鉴》诸书,熟玩于平日,临时贯通而悟之,不能也。且夫知来藏往之学,务宜专心致志,以探其奥。至于出而问世,尤当知禁忌之所在焉。一在求数者来意不虔,率尔索占,或以猥琐之事,虚诳之言,故作戏要,则不应。二在衍者心绪不一,勉强从事,或当酣醉之后,疲惫之时,漫为酬答,则不应。三在成数之后,有以数字致问者,有以屡卜致请者,易曰:“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如此者亦不应。更有疾风迅雷,弦晦分至,并宜忌之。学者知此,而本古先圣贤,留术济世之意。出之以虚心接物,毋持己见,毋徇人情,毋贪利而轻泄天机。斯得之矣。
前一篇:袁树珊:星家十要
后一篇:戴名世巧解“甲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