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集成
(2012-03-22 09:51:24)
标签:
辩证辨症健康 |
分类: 中医小学 |
女性肾虚的症状之一:黄褐斑;之二:黑眼圈;之三:怕冷;之四:月经不调;之五:不孕;之六:腰酸痛;之七:骨质疏松;之八:口干唇燥跑;之九:夜尿清长;之十:烘热出汗。
积滞的存在:
(1)大便难,颜色黑,粘稠大,大便时间长,用纸多。
(2)胃纳差,食不甘,口干涩,舌苔厚。
(3)容易疲倦,容易感冒,反复感冒。
(4)气短乏力,精神不佳,头脑不清,失眠多梦。
(5)按摩,拔罐,拍打,刮痧容易出现的痧斑点块。
(6)容易皮肤过敏,皮肤色素沉着,见老人斑, 雀斑,黄褐斑,白斑,血痣等。
(7)食凉觉寒,食热觉热,虚不受补者。
(8)长期性的劳心劳力,工作紧张,精神抑郁。
(9)经常性自我感觉低热。
暑病
戴原礼曰:暑病有冒、伤、中三者轻重之分:冒暑者:腹痛、水泄、胃与大肠受之,恶心者,胃口有痰饮,可与黄连香茹饮。伤暑者:身热头痛疼、燥乱不宁,或身如针刺,此为暑热伤肉分,当解毒,用白虎汤加柴胡,虚加人参。
半身肌肤麻木不适,三年内必中风。中医认为左半身麻木因气中之血虚,当养血;右半身麻木因血中之气虚,当补气;左右俱麻木,属气血两虚,当气血双补;上身麻木,清阳不升,当补中气;下身脚软麻木至膝,为胃有湿痰死血,当引阳气下降。
天热易出汗,出汗的部位可以看出健康的问题。①额头出汗=肝阳上亢;②鼻子出汗=肺气不足;③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④胸口出汗=脾胃失和;⑤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⑥手心、脚心出汗=脾胃湿热、血虚;⑦背部出汗=脾阳虚弱、极度疲劳;⑧私处出汗=湿热下注、肾阳虚弱。
1.胃要排毒:舌苔发黄、口臭,口腔溃疡。2.脾要排毒:面部长斑、白带增多,腹胀。3.小肠要排毒:下巴出现痘痘。4.肾脏要排毒:面部或者身体水肿、疲倦感增加,小便黄赤,牙痛。5.心脏要排毒:眉心出现痘痘,溃疡长在舌尖。6.肝要排毒:指甲上会明显的信号,睡不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