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MM规模化破局的关键:培训与认证!
(2010-01-27 09:52:10)
标签:
移动mm培训认证 |
分类: 通信与3G |
中国移动MM平台致力打造国内的手机应用下载的大型超市,商品涵盖了软件、主题、游戏音乐、视频、阅读6个方面。移动MM将首次为有创造力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创业平台和合作模式,并且将最大化开放平台迎接国内外开发者的加盟,但不管是企业或个人,都可以从实际收入中获取70%的回报。由此可见,移动MM中蕴含了巨大的商机。
但是,如何将商“机”真正转化为商“道”?如何将移动MM平台的价值准确传达给企业、个人并反馈给移动MM?如何才能实现移动MM持续化、规模化的发展?
回答上述问题,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实就是解决移动MM的价值挖掘和利益扩展问题。
移动MM的价值和亮点究竟在哪里?
想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分析,移动MM真正的价值和亮点在哪里?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移动MM发布时表示,“Mobile Market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各种精彩的应用,更是一个为开发者实现创业梦想的梦工厂,在这个价值链上我们尤其重视个人开发者。”
换言之,移动MM能否尽快赢得市场,成为在一个有口碑、有影响、有利润的市场平台,能否被广大开发者——包括开发企业和开发个人——所接受和掌握是一个关键所在。只有形成一个拥有巨大数量和高质量的开发者队伍,才能帮助移动MM实现高可用性,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而形成完善和健康的产业链条和盈利链条。
明白了移动MM的亮点和价值,接下来当然就是如何将这一点实现的问题了: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认可移动MM、并能够迅速成为移动MM体系一员的开发企业和开发个人数量。其实,这个问题更多是个市场问题……
实现移动MM价值和亮点的主要市场手段分析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扩展开发企业和开发者队伍呢?应该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这种形式的优势是见效快,影响力提升效果明显。但劣势是影响深度不够,让受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真正提高真正移动MM平台开发者的质量和数量。
2、
这种形式的优势是能在短期内提升精品数量,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推动移动MM的发展。但劣势是投入人力、财力都比较大,不能形成巨大的数量;此外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不能形成持续效应,无法达到后期海量开发者人才和软件的需求。
3、
要想使移动MM能够以稳定、持续的力度进行发展,必须建立起一套专业和体系化的拓展之路,这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培训体系,甚至建立认证机制。利用培训体系进行推广的优势很明显,就是可持续的发展效应和高度可扩展性的产业建设。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这种有质量保证和数量保证的培训体系一旦形成并稳定推进,必将形成整体优势的集中爆发,进而形成大规模的市场效果,以及更多的市场机遇。不过也必须注意到,培训体系的建立相对而言见效稍慢,需要持续性的投入。
为什么说培训和认证才是移动MM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
通过对上述多种推广手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移动MM的拓展,必须通过多途径、立体化的推广,而在这个推广体系中,建立以移动MM平台的培训体系,应该是一个核心内容。原因就是,只有培训体系对移动MM的建设、推广、发展和营销起到的作用才长远而关键,其他的方法,都是短期和有限的。而且,培训体系建立的越早,对移动MM的发展越有利!
如前所述,利用培训体系推广移动MM,既能治标——即快速解决移动MM的影响力推广需求和一批软件应用产品的出台,更能治本——解决长期移动MM开发者的数量和质量,并影响使用者,进而形成持续发展的体系。因此,从总体拥有成本(TCO)的角度考虑,这一推广形式性价比最高!
具体说来,建立移动MM培训体系,对移动MM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
1、
通过培训和认证进行推广,微软、思科等IT巨头的发展历史,都已经证明具备极大的推广价值,特别是对技术人群而言。因此,移动MM尽快建立培训体系,对广大开着技术人员而言,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一方面证明了移动MM的品牌价值,另一方面也给开发者移动MM长期发展的信心。所有这些,都将对开发技术人员快速形成口碑相应。
而同时,必须注意到,这些人又是广大IT产品使用者的核心群体,对周围普通使用者具有明显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对品牌传播具有巨大价值。
2、
对开发人员的教育方法很多,例如组织多渠道的培训等等。但是否从起始就建立完善的认证体系,意味着总体质量的把控,以及长期发展的保证。移动MM培训和认证体系的尽快建立,意味着移动MM各项标准体系的建立,也意味着开发人才的培养的长期稳定,这将是移动MM发展的基础保证。
3、
一个认证体系的建立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智力投入的,这种投入本身,其实就是对移动MM和OMS技术平台标准的梳理,形成文档化和体系化。这些其实都是移动MM本身迫切需要的。
4、
一个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持续的。通过培训的进行,移动MM体系本身也将收获众多来自一线的反馈,并与移动MM本身的研发体系形成互动,推动移动MM技术平台的演进。
该博文首先发表于 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201967_38182 .
更多热门博客请点击 移动L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