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人民时评:清华大学的“真维斯楼”有何不妥?

(2011-05-27 15:26:00)
标签:

真维斯

清华四教

冠名

杂谈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真维斯捐助教育,无疑是在做善事。对这样的善行,若不愿或无力效仿,也不应指责。人言可畏,做善事也不容易。国货当自强。多少世界级的大牌纺织品是在中国生产的?国货难道就永远难登大雅之堂?中国人应该以用中国货为荣!所谓意见领袖们也应自珍自爱,抑恶更要扬善,这样的社会才能正气弘扬。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6日11:52  人民网

  李强

  因为一座真维斯楼的横空出世,刚刚度过百年华诞的清华大学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冷嘲热讽纷至沓来,甚是热闹。

  冠名赞助,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真维斯楼之前,清华校内已经有了富士康纳米研究中心、罗姆电子工程馆,更不用说以富商命名的逸夫楼、何善衡楼、伍舜德楼等等。企业出钱支持教育,作为被捐助方的学校给人冠名、树牌、立碑等等,几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校都有。

  171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高层官员伊莱休?耶鲁先生向一所教会学校捐赠了9捆总价值562英镑12先令的货物、417本书以及英王乔治一世的肖像和纹章,为了表达感谢,这所学校更名为耶鲁学院,也就是耶鲁大学的前身。熟悉美国大学史的人应该知道,类似耶鲁这样的案例,在美国几乎比比皆是,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等名校,无不是以捐助者命名。走在美国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捐助者的塑像、铭牌。

  而此番真维斯楼引起诸多争论,尤其清华学子纷纷不平,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大家觉得真维斯这个品牌还不太上档次,跟清华大学这样的学术机构太不搭界。这样的心理未免过于矫情,富士康楼、罗姆楼可以,真维斯楼为啥就不行?倘若真维斯楼换做李维斯楼,甚至阿迪达斯楼,是不是就行了呢?拿了人家的钱,总得有所表示,冠名这种事情,也就是学校对捐助者的一点象征性的回报,与大学精神并无关系。由此推及大学功利化、拜金主义甚至大学精神沦丧云云,这虽然是当前中国大学教育的普遍问题,但与真维斯楼挂起钩来,就未免上纲上线了。

  办教育需要花钱,读书人也得吃饭穿衣,没有说教育跟商业联系起来就不行的道理。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教育投入还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企业家慷慨捐资助学,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同才是。国外大学的校长,很重要的任务就在于拉赞助,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支持高水准的学术教育和研究。哈佛大学基金会管理着高达200多亿美元的资金,相比之下,清华大学基金会仅有十几亿人民币的家当,这是现实的实力差距,不得不正视。

  当然光有钱不行,机制也是重要的保证。而具体到此次真维斯风波,恰恰是清华在冠名之前,没有任何协商的机制。等学校师生发现的时候,烫金大字已经贴到教学楼上了。给建筑物冠名,虽不事关宏旨,但也至少应当让大伙事先知道。比较合理的方式是成立理事会,学校领导、出资企业负责人、教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和社会贤达等坐在一起协商,保证大学在处理类似问题时,能够听到多元意见,这对于保证大学的自主性有积极意义,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作为国内一流高校,清华不妨参考借鉴,以为示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