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实
(2024-12-30 10:51:42)
标签:
现实对立思维之物幻觉 |
现实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概念。一方面,它是一个概念,一个思维之物;另一方面,它又对应概念的对立物,思维之外的东西。当然,这是一个悖论,因为所谓的思维之外的东西,其实也不过是一种认识,本身也是思维之物,因此,严格地说,现实对应的是“思维认为的思维之外的东西”。
因此,当我们说“现实”这个词的时候,就要非常小心,因为此时它不仅是概念,还对应着五官的现实感受。如果此时你大谈现实,却对眼前的现实视而不见,那么就会出现比较尴尬的场面——睁眼说瞎话。
既然现实是脱离不了具体主体的,那么我们讨论现实的时候,默认的前提就是某个人的现实,而不是客观的现实。如果一个人泛泛地谈现实,那么这个人大概就是以旁观者自居。即便如此,他所谓的现实依然是他的现实,只是他自认为他所看到的现实是独立于自己的客观存在。
正因为现实是主体的现实,主体本身也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因此,现实必然随主体而变化。处在相同环境中的主体才有可能产生对现实类似的认识,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对现实的认识大相径庭也就不足为怪。
所有的现实都是实时的,但有远近之分。所谓实时的,就是一切都是为现在服务的,包括从记忆中提取对现在有用的东西,开发历史的当代价值,一切只有放在现实平台中才有意义,而所谓的意义,也就是现实意义。离开了现实这个基本点,一切都会陷入飘渺和虚无,成为纯粹的思维之物,无论是回忆、想象还是幻觉。所谓的远近,就是现实面对的,还是虽然同时发生但不是你必须面对的现实,比如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知道了此时此刻非洲发生的某个事件,你可以听听看看想想,但那也只是你的思维之物,不是你必须面对的现实,除非你与非洲有生意或者其他具体联系。当然这有可能触发你对未来的思考,从而影响你现在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最后,总结一下,所谓的现实,其实都是人的现实,具体人的具体现实。离开人,离开具体的人谈现实,就是纯粹的纸上谈兵,一种幻觉。这样谈现实的人,潜在意识里把现实看作一种客观的东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错觉。然而错觉终究是错觉,会被现实无情地纠正。认清现实,面对真正的现实,才能物我两忘,却又在现实中踏踏实实地前行。
因此,当我们说“现实”这个词的时候,就要非常小心,因为此时它不仅是概念,还对应着五官的现实感受。如果此时你大谈现实,却对眼前的现实视而不见,那么就会出现比较尴尬的场面——睁眼说瞎话。
既然现实是脱离不了具体主体的,那么我们讨论现实的时候,默认的前提就是某个人的现实,而不是客观的现实。如果一个人泛泛地谈现实,那么这个人大概就是以旁观者自居。即便如此,他所谓的现实依然是他的现实,只是他自认为他所看到的现实是独立于自己的客观存在。
正因为现实是主体的现实,主体本身也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因此,现实必然随主体而变化。处在相同环境中的主体才有可能产生对现实类似的认识,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对现实的认识大相径庭也就不足为怪。
所有的现实都是实时的,但有远近之分。所谓实时的,就是一切都是为现在服务的,包括从记忆中提取对现在有用的东西,开发历史的当代价值,一切只有放在现实平台中才有意义,而所谓的意义,也就是现实意义。离开了现实这个基本点,一切都会陷入飘渺和虚无,成为纯粹的思维之物,无论是回忆、想象还是幻觉。所谓的远近,就是现实面对的,还是虽然同时发生但不是你必须面对的现实,比如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知道了此时此刻非洲发生的某个事件,你可以听听看看想想,但那也只是你的思维之物,不是你必须面对的现实,除非你与非洲有生意或者其他具体联系。当然这有可能触发你对未来的思考,从而影响你现在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最后,总结一下,所谓的现实,其实都是人的现实,具体人的具体现实。离开人,离开具体的人谈现实,就是纯粹的纸上谈兵,一种幻觉。这样谈现实的人,潜在意识里把现实看作一种客观的东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错觉。然而错觉终究是错觉,会被现实无情地纠正。认清现实,面对真正的现实,才能物我两忘,却又在现实中踏踏实实地前行。
前一篇:动与“通”
后一篇:人道、圣人之道与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