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影重温:   读美国《体育画报》新刊画册《幻灯集》

(2009-10-12 08:18:06)
标签:

摄影

文化

读书

分类: 摄影笔记
旧影重温: <wbr> <wbr> <wbr>读美国《体育画报》新刊画册《幻灯集》

    如果说幻灯片是一种艺术,那么这种艺术已经消失了。

    2009月5日,美国《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出版一本特别的画册《幻灯集》(Slide Show)。此画册出版的初衷与最终的目的,均是为了向过去以往50多年来该刊体育摄影记者们拍摄的大量优秀体育幻灯片致意。
 
    1954年8月创刊的《体育画报》可谓世界最知名的体育类画报。画报内精彩的体育摄影图片,不仅使读者趋之若鹜,亦让摄影圈内的人士叹服。 这本画册共计176页,所有图片(除刊登的《体育画报》封面外)均将图片及幻灯片的边框一起刊出,保持原片存档时的风貌,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每张照片表面的故事,同时又讲述了图片背后不为人知的内幕。

    诚如该画报创意总监史蒂文 · 霍夫曼(Steven Hoffman)在画册前言所述:“进入《体育画报》图片档案馆,就如步入了过去的50年体育史。如果说每张照片都记述了一个故事,那么每张存档的幻灯片本身,则蕴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幻灯片边框上贴着的各类标签、做的记号、简短的图片说明,可以让我们按图索骥知晓它当年从体育赛场一路走到杂志页上的征程线路。”所以在选图编辑这本画册时,霍夫曼的立意并非做一本《体育画报》50年最佳作品集,而是为了让读者从过去最为传统的胶片摄影中看到体育摄影的魅力、摄影记者采访拍摄的智慧与创造,以及一本体育画报出版编辑的流程,所以应当说它更具有怀旧的意味。

    读阅《幻灯集》,翻开的每一页,都会展示出一个精彩的体育片断:1991年,乔丹“盖帽儿”魔术师约翰逊的投篮(P8);1996年初出茅庐的伍兹连续第三次夺得美国业余高尔夫球比赛冠军时挥拳兴奋的瞬间(P18-19,几日后他即宣布参加职业赛);卡尔 · 刘易斯88年在汉城奥运200米夺冠(P22);拳王阿里74年10月30日战胜弗尔曼的著名“丛林之战”(P66-67)。等等。

    体育摄影记者是让普通人响往的职业,他们可以在一票难求的体育赛事中,坐在赛场的边上拍摄。然而在这种令人羡慕的背后,却有着巨大的工作压力,需要摄影记者不断努力。1999年7月10日, 美国队与中国队争夺女子足球世界杯决赛冠军,由于克林顿总统亲自现身观战,所以保安严密。《体育画报》的摄影记者罗伯特 · 贝克(Robert Beck)只能在看台上拍摄。到比赛最后的互射点球决胜负的时刻,他冒险偷偷溜到中国队的大门后拍摄,而此时有合法场地拍摄证的同事、《体育画报》另一位摄影记者彼德 · 雷德 · 米勒(Peter Read Miller)一直守在这里。此时,有保安发现了贝克,要求他立即离开,可他借口这样走开必会在这个关健时刻影响观众的注意力而坚守不走。美国队队员布兰蒂 · 查斯丹(Brandi Chastain)主罚第五个点球,这个球从中国守门员高红的十指间穿过,进入中国队大门,美国队五比四险胜中国,夺得冠军。米勒拍到了球飞过高红手指的瞬间,贝克则把注意力放在了射点球的查斯丹,她兴奋之中将球衣脱下,露出胸罩跪在地上。身后几位美国队队员向她奔来。这张横片经过剪裁,成为《体育画报》封面,而查斯丹亦名声大噪(P98-99)。据《幻灯集》画册中特意介绍,7年后,查斯丹和摄影记者贝克在一场篮球比赛中第一次正式见面,查斯丹一下扑进了贝克的怀抱以示深深的感谢之意。贝克说,四周并不了解情况的人纷纷侧目,“哟,这两人怎么回事啊?”《体育画报》摄影记者中,不乏这种为了达到目的而努力执着同时又具有创新力的摄影师。1979年年底,在冬奥运举行之前,享兹 · 克鲁埃特梅尔(Heinz Kluetmeier)希望拍美国速滑名将艾瑞克 · 海顿(Eric Heiden),为《体育画报》做封面。但他的要求被海顿的经纪人拒绝,原因是《时代》周刊已经决定要拿他做独家封面了。 克鲁埃特梅尔并没因此而放弃。他没有预约就竞自来到海顿的训练场地,直接向海顿提出拍摄。海顿同意了。然而,让海顿没想到的是,克鲁埃特梅尔为了此次拍摄,不仅早已准备了一件象征金牌的金色速滑服让海顿穿,而且还请来了一个清理冰道的司机,每次海顿滑过,司机都会重新清理冰道,以保证拍出的照片里滑道光洁如镜(P84)。七年后,这位摄影师为另一位美国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布莱恩 · 伯伊塔诺(Brian Boitano)拍摄,为了突出花样滑冰之美,他特意安排在凌晨3点拍摄,用黑色的背景和如镜的冰面衬托伯伊塔诺优美的身姿(P149)。
 
    沃尔特 · 尤斯(Walter Iooss,1943年出生)是《体育画报》最资深的摄影记者之一,19岁就开始为该画报拍摄照片,他的作品上过300多次杂志封面。他说《幻灯集》画册的出版“就象是在回顾历史,同时也是在追述已经消亡的幻灯片摄影。” 《幻灯集》中选用了多幅尤斯的作品,其中他最为得意的,是他拍摄的乔丹。1987年3月5日,《体育画报》安排他为乔丹拍摄, 他事先将一个停车场刷成蓝色,并准备了一个篮球架和一台吊臂车。因事先不知道乔丹会穿什么颜色的球衣来,所以他为了周全又特意将旁边的停车场刷成了红色,以防这位篮球巨星穿来件白色球衣。拍摄时,他站在吊车上,特意从空中拍下了乔丹上篮的身姿及投在蓝色地面的影子。这张照片经过剪裁做了《体育画报》1987年最佳摄影作品特集一期的封面(P45)。《体育画报》的摄影记者在拍摄比赛中,不断创新求异,寻找新的视角。早在1961年,约翰 · 泽莫曼(John Zimmerman)在NBA比赛中,就将相机装在栏板架上用遥控器拍摄,拍下了一代球星张伯伦(Wilt Chamberlain)上篮投球的精彩瞬间(P140-141),让人大开眼界。1968年,资深摄影师尼尔 · 雷弗(Neil Leifer,出生于1942年,1962年19岁时他的照片即登上《体育画报》杂志封面)在拍摄美国大学生篮球赛时,将相机架在球场中心的顶部拍摄,亦属大胆的创新之举(P71)。

    过去由于受器材的限制,很多照片在拍摄时都是横片,而且结像不大。为了杂志,特别是杂志封面的版式需要,在后期被剪裁成竖片使用。《幻灯集》的出版,让大批《体育画报》的忠实读者有机会看到那些精彩封面的“原形”。另外,《体育画报》在存档所有幻灯时,都在其边框贴有采用时间的标示,而且每使用一次,就会增加一个新的时间标签,这也使得《幻灯集》读者一目了然这些照片曾经一次或数次地在何时被刊登过。 例如摄影师尼尔 · 雷弗1964年11月在美式橄槛球比赛中拍摄名将吉姆-布朗(Jim Brown)的照片,就先后在1974年12月23日、1975年9月1日、1983年12月12日、1985年3月18日和1996年9月2日刊登过(P4)。

    1988年9月24日,在汉城举办的第24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加拿大著名短跑选手本 · 约翰逊以9秒79跑完了全程,轻松战胜美国名将刘易斯。摄影记者罗纳德 · 莫德拉(Ronald C. Modra)在现场拍下了约翰逊在比赛中健步如飞的瞬间。《体育画报》当即决定将其做为杂志封面,配上“WHOOOOOSH!”(即哇。。。。。!)标题。然而美国时间下午4点杂志要结稿的时候,副总编辑马克 · 马尔维(Mark Mulvoy)突然接到加拿大奥委会一位官员从加拿大打来的电话,告诉他约翰逊被查出服了兴奋剂,让马尔维大吃一惊。他立即打电话到汉城(当地早上6点),将还在睡梦中的文字记者叫起,几个小时内,他们便写出了约翰逊服用兴奋剂的详细报道用于本期杂志。摄影记者拍的照片仍然保持不变,只是标题换成了BUSTED!(意即:被捉!)(P120-121)。

    幻灯片存档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如今有了数码技术,所有图片由数码相机拍摄,图片可以直接进入电脑,形成一个庞大的图片数据库,想要什么照片,打上检索词,数秒钟后电脑屏幕会显示带有相关词的所有图片供编辑浏览。《体育画报》在保存幻灯片时,在其边框有复杂而严谨的要求。在《幻灯集》第14和15页,编辑特意对此特意做了讲解。除前文所提到过的表明刊出时间的黄色标签和写有图片说明的白色标签外,蓝色标签,表明这张图片已在《体育画报》社出版的图书或儿童版《体育画报》杂志刊登。如果一张幻灯片曾被其它杂志借用,原始幻灯片的边框上便会打上“原始” (original)字样(该杂志会做复制底做为备份),以做区分。此外,每一张幻灯片有两组号,一组以X开始,该号码代表所拍照片的事件名称(《体育画报》给所有采访的事件都配有一个编码),另一组号码则表示了这张照片是此次采访拍摄的第几卷、第几张。如果一张幻灯片被扫描进了电脑系统,在其边框上则会出现一个红点。数码技术让所有这些工作都变成了简单的数据,在简化工作程序的同时,却让许多老编辑们有些许的失落。一沓沓的幻灯片,拿在手中,有真实的生命感受,图片编辑们围在灯箱四周,用放大镜观看挑选图片的过程,也是相互交流沟通编辑思想的机会。而编辑、记者坐在黑暗的会议室放映幻灯片,看大屏幕上播放的图片,感觉远胜于一个人坐在明亮的办公桌前从电脑幕屏看图。然后不能否认技术的进步让图片摄影和编辑出版在时间速度上有了质的提高。过去一张幻灯片,要冲卷、装框、贴说明、分类归档、扫描制版,如今这些复杂的过程只需几分种甚至几秒钟即可完成。

    用《体育画报》总编辑泰瑞 · 麦克当耐尔(Terry McDonell)的话说:幻灯片成了“一个消失了的文化遗物”。 (《摄影世界》2009年10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