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美联社播发阵亡士兵照片引争议
(2009-09-11 08:21:02)

8月14日,阿富汗南部一个村落,一支美国部队士兵在巡逻中遭到塔利班武装分子伏击,一枚火箭榴弹突然飞来,美海军陆战队准下士乔舒亚 ·
伯纳德(Joshua
Bernard)中弹倒下,他腿部严重受伤,虽被其它士兵迅速送往临近的一所战地医院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在手术台上死亡,结束了其21岁的年轻生命。伯纳德受伤的场面被跟随美军在阿富汗采访的美联社女摄影记者朱丽
· 雅克布森(Julie
Jacobson)摄入镜头。9月3日,美联社公开发布了这张照片(同时播发的,还有该摄影记者拍摄的伯纳德生前在阿富汗的其他照片和他的战友悼念他的照片),不仅震憾了读者,同时也引来伯纳德家人和美国国防部的强烈不满。在军事层面,此照片有可能会象越战中的几幅让人震惊的照片那样改变战争的轨迹,严重打击奥巴马增兵阿富汗的决定;在社会层面,美联社不顾死亡士兵家属的强烈反对而一意孤行发布这张照片,存在严重违反西方媒体所谓的一向强调的人权、与职业道德嫌疑。
据摄影记者雅克布森称,当天她跟随士兵一起外出巡逻,事发时,她距士兵们有些距离,所以用长镜头拍下了伯纳德受伤后士兵们安慰、掺扶、救助他的过程,她甚至于听到士兵们不停地对伯纳德说:坚持、你会挺过来的,你没事等鼓励的话语。她目睹了士兵们将他放上担架送往医院。在整个过程中,她都没有上前打断或干扰过士兵的抢救。但后来,却听说伯纳德不幸身亡。她说:“如果想将这件事从记忆中抹去…是错误的。我当时拍摄下了他的死亡经过,正如我拍摄下过他生前在村里市场上巡逻的情景一样。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且更是战争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难道不是我们在这里的原因吗?我们不是在这里为今天、为历史纪录下战争吗?”
8月14日拍下的照片美联社并没有及时播发。1991年,美国国防部以照顾阵亡家属感受为理由,向媒体颁布不准拍摄军人阵亡的禁令,但媒体认为这是政府为了减低民众对战争的反感。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一家电视台播出阵亡美国士兵棺木运低空军基地,同时播出了当时的老布什总统打高尔夫球的画面,引起批评。自此布什就下令禁止媒体拍摄、刊登、公开美军阵亡或棺木回国的影像,以防民众对血淋淋的画面引起对战争的反感,从而影响政府对战争的政策。这一禁令一直沿续至2009年2月美国
国防部长罗伯持 · 盖茨(Robert
Gates)宣布取消。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虽然接受媒体派记者随军采访,但在采访内容和发稿上有严格的规定。所有跟随美军采访的记者都必须签定一份同意书,保证遵守协议以保护军事行动的机密、保障士兵的人身安全。规定要求,记者采访拍摄到的士兵“受伤、生病”的内容不能随意发布。如果媒体采访拍拍摄到,也需要等到美国军方正式公布阵亡或受伤者的姓名和他的部队番号之后才可在新闻稿件中说出新闻中的人物身份。摄影记者的照片如果是从一定距离之外拍摄、或者从一个不让能读者看到阵亡者脸部的角度拍摄的,是允许的。但是,禁止任何在遗体送往飞机时的告别仪式或者军机运送阵亡士兵遗体的照片。不论是在对伊战中还是对阿战中,美国士兵阵亡的照片在媒体上很难见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种场面随行的战地记者难以遇上,而更重要的是美军规定媒体必须征得阵亡家属的同意之后才可公布。此举无非是美国军方希望淡化美军的伤亡状况,将这两场战争在美国百姓的眼中变得非不惨烈。
伯纳德的葬礼8月24日在他的家乡缅因州举行。事后,美联社派记者前往伯纳德的家,让他的父亲看了摄影记者拍下的他儿子被榴弹击中的现场照片,并希望得到同意公布发稿。但伯纳德父亲当场拒绝,认为这将损害家人对孩子的美好记忆。伯纳德的父亲事后还再次特意打电话给美联社,重申了自己的观点,坚持不同意美联社播发照片。但美联社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决定发稿。美联社的高级图片主任约翰
· 丹你泽维斯基( John Daniszewski
)认为:“我们理解伯纳德父亲的不满,我们相信这张照片是这场战争历程的一部分。不论是文字新闻还是图片都是对阵亡者的尊重与认可。”
美联社播发伯纳德阵亡照片,引起美国防部的关注与不安。国防部长盖茨特意去信美联社总裁托姆斯 · 柯利(Thomas
Curley),对美联社此举表示最强烈的不满,尤其在美联社征询伯纳德家人遭到拒绝后仍发稿,更让人难以接受。在信中,盖茨说:“我强烈要求你们重新考虑你们的所做所为,以对阵亡者及其家人表示尊重。我并非对此要求轻描淡写。做为国防部长,我曾公开宣称过媒体并不是我们们的敌人,而且我们感谢媒体暴光了一些我们本应好好解决的问题。”“我无法想像伯纳德的阵亡带给他家人有多大痛苦,可为什么你们仍然有意违背了他家人的意愿,带来更多的愤怒。你们丝毫没有同情心和常识地将这个阵亡孩子的照片发布并登上许多报纸的头版,此举让人震惊。这不是一个法律的问题,也不是政策或者宪法权力的问题,而是一个判断和公共道德的问题。”
美联社发布的这张照片,无疑给有意增兵阿富汗的奥巴马总统带来沉重打击。本来美国人对阿富汗战争的支持度已持续下跌,这张照片会让美国人醒悟这场对阿战争可能一如当年的对越战争一样无法取得胜利,从而反战情绪会再次高涨。当年美联社摄影记者黄功吾(即:Nick
Ut)在越南拍摄的被汽油弹烧伤的小姑娘金福(Kim
Phuc)裸身奔跑的照片,无疑引起美国民众对战争的震惊与憎恨,将他们的反战情绪推向高潮。最后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撤军。
虽遭强烈反对,美联社坚持这次并没做错。它认为这是经过编辑仔细讨论、先让伯纳德家人看过照片之后才发布照片。约翰-丹你泽维斯基认为“我们展示战争的残酷及战事中年轻男女的牺牲。”政府和媒体的观点不同,“这照片说出了一个阵亡者的故事,一个英勇的故事。”
也许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结论,但它却留下更为严肃的话题让我们考量:做为媒体,道德底线在哪里?应该以什么的方法尊重死者?新闻重要还是同情心重要?是否应该违背死者及死者家属的意愿而追求新闻的价值?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