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档案图片走向百姓
标签:
摄影历史资料图片国会图书馆文化 |
分类: 摄影笔记 |
全球最大的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2008年1月从该馆收藏的1400万张(底)图片资料中选出3000多张,放在了全球最大图片共享网站Flickr特为此开设的“The Commons”(公有)网站上,开创了馆藏图片档案数字化后网络化和公开化的先河。
美国国会图书馆希望借用目前的web 2.0技术,让这些图片可以随时、随地全天候地与普通人见面,实现馆藏图片共享;同时也希望网民们在查看这些图片时,积极参与这些图片的整理、修订,给这些图片加“标签”,补充说明,让这些图片文字信息更丰富、更准确。
美国国会图书馆放在公开网络上的图片档案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拍摄于上世纪初的黑白新闻图片,共计有1750张。这类图片是国会图书馆从收藏的4000多张(时间跨度为1900-1920)美国最早的新闻摄影图片社――贝恩新闻社(Bain News Service)于1910年至1912年拍摄的胶型湿版玻璃底片(glass negatives)中选出的。其内容涉及政治、社会、生活、体育、娱乐,主要以在纽约发生的事件为主。这些图片真实地纪录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另一类是摄于1930到1940年代的彩色图片,共计有1615张,是由当时供职于美国农业安全署(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FSA)及战争信息办公室(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摄影师拍的关于美国大萧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图片。这些图片记录了美国以及波多黎各等地的农业劳作、工业生产,航空培训及在工厂上班的妇女等内容。这类图片,原始资料均为4x5的彩色反转片。
这些图片上网后立即引起网民的极大关注,头两天的点击数就超过百万,全部3000多张照片悉数被打开浏览过。这些图片不仅被加了不计其数的标签,而且更有网民在观看图片过程中,分析图片中的细节,从中发现当时拍摄时的状况,例如,一张表现工厂女检验员的彩色照片,有人从她脸部的化妆、衣着、手中拿的工具,推断出该照片是特意的摆拍。
继美国国会图书馆后,今年4月8日,澳大利亚最大的博物馆-- 动力博物馆(Powerhouse Museum)加入国会图书馆的行列,开始在这个“公有”(The Commons)网页上发布照片,并承诺每周会增加50张。动力博物馆也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将历史档案图片在Flickr上公开发布的博物馆。据动力博物馆称,在头一个月的时间里,其发布在Flickr上的图片已超过400幅,被浏览的次数达39685次,超过过去以往该馆图片在原博物馆存放图片的网站上一年的浏览量。
6月16日,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将其收藏的图片在这个“公有”网址上发布,头一次就上网了来自它的八个博物馆的800张图片。史密森尼学会共计拥有1300万张历史图片资料,而目前只有一小部分被数字化。该学会希望借助Flickr,可以让更多、更广泛的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接触到这些历史图片。同时,他们也希望从中发现观众对他们的图片有什么反映和期待,从而反过来可以更多、更好地在为观众们服务。
近些年来,随着图片数字化的普及,世界上各类图书馆、资料馆也纷纷开始将其收藏的图片资料(包括胶片底片、印放出的照片、以及摄影术发明早期留下的作品)数字化,以方便人们查阅。然而,尽管如此,图片档案资料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难与普通人见面。另外,数量巨大的馆藏图片资料,因年代久远,也面临着图片本身信息不清、事实不准、不确定等问题,给研究和使用这些图片带来障碍。美国国会图书馆、澳大利亚动力博物馆和美国史密森尼学会与大众热门图片共享网站合作的作法,无疑为馆藏历史图片资料带来新生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