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泥

(2008-07-01 23:01:38)
标签:

杂项

文化

分类: 杂项


             朱泥

朱泥壶是红泥中之精品、因主要成份为红泥(含铁量极高)、又产在嫩泥矿之下层、又称“未触风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风化的土块、质坚如顽石、但遇水则自行溃散。朱泥和红泥最明显差别在烧成温度、及成品音讯高尖。目前朱泥矿是明显减少了、但有一原则不变、只要有红泥,朱泥则不灭。

朱泥壶因烧成不易、一般正规工手(指紫砂工艺厂)是不愿去作的、因为朱泥的收缩比有20%-50%之高(一般紫砂约8%-15%就不得了)、所以目前市面上的各价位款式之朱泥壶若不整口(用金刚砂磨平口盖)实难登上一级品。

现在一般朱泥壶所使用的泥料简介 :

一般朱泥壶的泥料,是从宜兴本山甲泥矿中精选而得,以前大部份以红泥为主,再按一定比例添加石黄泥调配炼制而成, 现在任墅赵庄山 ( 西山 ) 、黄龙山、红卫小煤窑、查林、茗岭、浙江等处仍有极少量朱泥出现。 现今黄龙山开产朱泥的一些传说,严格检视黄龙山开产的朱泥,本身矿质含砂量高,含砂量如果过高的话,会影响烧成结晶效果不理想、密度低,但在制壶过程塑性可以提升,烧成收缩比减小,成品率高,表面无光泽不鲜艳,黄龙山开产的朱泥不能称为朱泥,只能归于好的红泥类。还有一些是由宜兴市洑东乡东面的矿区所开采的嫩泥,因含大量的氧化铁经过窑烧会变成朱红色 ( 又称小红泥 ) ,自古以来即是壶艺制作名家最爱使用的原料。还有白泥添加氧化铁 ( 俗称铁红粉 ) 经过窑烧也会变成朱红色。

很多人会把红泥说是朱泥,其实两者是有很大的差别细论起来:

朱泥矿: 属于高泥质,用手搓磨泥矿表面,表面会呈现油光,那是因为好的朱泥原矿,泥质密度极高,所以会产生油光,而不是真正的出油。朱泥矿遇水搓揉则成泥状无砂粒,只含高量石英、 二氧化硅的细颗粒、嫩铁多,一般朱泥的收缩比约为 18% 左右,朱泥窑烧温度为 1040-1100 度,朱泥烧成结晶高效果理想、密度高,其表面应有柔和温润透明状的黄红色光泽,或朱红色,其亮度色泽佳。

红泥矿: 属于泥中含砂较多,红泥矿有分两种,有 的刚开采出来是非常坚硬需经过晒泥 ( 晒泥: 把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露天曝晒,任凭日晒风吹雨淋,因刚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其硬无比,性质刚烈,须露天曝晒,任凭日晒风吹雨淋自然风化瓦解,风化时间越久越好。) 红泥矿也有一些含泥性较重的嫩红泥,遇水搓揉也能成泥状,但砂粒多属于砂性,含少量石英、嫩铁,大部分红泥的收缩比仅为 10% 左右。红泥窑烧温度为 1080-1130 度,烧成结晶低效果不理想、密度低,表面无光泽,不鲜艳,其亮度色泽不佳暗沉。所以只能称为红泥,不属于朱泥,只要细心比较一定能分的清楚。

好的纯朱泥矿历年来就非常少、非常名贵,在几个朱泥矿区采掘到的朱泥,目前还是属在宜兴任墅赵庄山(西山矿区)大黄石与大黄石之间的夹层内所开采出来的嫩泥,叫石黄嫩泥,泥矿呈土黄色,开采困难最高,产量最少,泥质最好, 以前的价格高过紫砂泥的数十倍,朱泥矿源有限,寻矿都是很艰难,再加上采掘困难高,开采到的纯朱泥矿都是以斤两计价出售的。纯正朱泥之所以这么稀有,是因为矿的形成受环境地理因素影响极大。 朱泥深得玩壶人士喜爱 , 因其烧成后颜色漂亮朱红,但也在制作和烧成过程中,成品率太低,以致制壶者和生产商一直视为高难度的产品,所以做朱泥壶的工价一直居高不下,在历史上至今很少人用纯正的朱泥矿制作朱泥壶,市场上许多添加铁红粉,所谓的朱泥壶,严格来说只是红色的壶,实质并非真正的朱泥 。 (20080619 方小龙朱泥,凌青制作,容量190c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