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摄影新闻摄影造假杂谈 |
分类: 摄影笔记 |
(博主注:此文原刊登于2008年2月15日《中国摄影报》本人的“听雨观岚”专栏)
新年伊始,美国方面突然传来全世界最大的图片公司、奥运会官方摄影机构“盖帝图像”待价而沽的消息,引发人们对图片市场的担忧。(作者注:2月25日的消息称,盖帝已确定被一家私人股权投资公司以24亿美元收购)
摄影,过去以往一向是种奢侈品,价格昂贵的相机,消耗量大的胶卷,再加上冲印费,使它只能存身于少数人手中。然而摄影的魅力却吸引许多发烧友“省吃俭用”攒钱购买器材参与进来,促进摄影内涵与外延的发展。随着数码相机的平民化,摄影已从一种奢侈品放下身段成为百姓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摄影热的持续与不断升温,带来各种影会、摄影采风、影赛,影展层出不穷。甚至于在许多新闻事件现场,除了专业摄影记者在拍照之外,也都同样可以看到老百姓在拿着傻瓜数码相机抓取新闻事件瞬间。而网络为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图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交流、销售平台。从个人网页、BBS、摄影博客到网上图片社,百姓手里的图片有了生命力,甚至可以给摄影者带来经济上的收益
摄影的普及,对摄影本身是绝对的好事。但凡事发展到一定程度,必会出现反作用,或带来负面影响。图片软件,为数字图片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处理手段,这一方面可以合理促进图片质量,但同时也为肆意篡改、拼接图片提供了机会。我们不会忘记美国《洛杉矶时报》摄影记者布莱恩 – 沃斯基2003年在伊拉克战场采访时将两张照片合拼在一起“造”出的那张佳作。而在中国,我们也有获得摄影金奖的《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最终被揭发是“拼接片”的例子。
近几年世界出版业出现一种极不对称的现象:一方面需要使用图片的媒体越来越多,比如杂志,网站,一方面图片需求的质量越来越低,低价图片、低像素的现场图片受到广泛的欢迎,比如出自业余摄影爱好者手中普通相机甚至于手机的图片,即使图片质量欠佳,但因拍到了明星、名人、政要的“隐私”或难得的突发新闻现场图片,同样大受欢迎。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媒体全面“娱乐化”的趋势,加上经济效益的压力,造成媒体在图片使用上“重量不重质”。盖帝图像,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销售利润下滑。2007年,它推出专供网络使用的低价图片服务,售价为49美元一张,但众多的纯网上图片社,大量的图片,甚至于可以低到一美元一张。据报道,去年,盖帝图像在美国的股价下降了47%。
超量的摄影创作,图片质量良秀不济,产生了大量的摄影垃圾。数码机相可以让摄影者随意拍摄,随意删除,降低了人们对摄影的敬重。曾有人打过一个有趣的比喻:用传统胶卷相机拍照,象谈恋爱结婚,认真严肃对待构图(相亲)、按快门(登记)和印放照片(结婚);用数码相机拍照,象一夜情,随拍随删,不喜欢了重来。摄影,已不再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的职业或值得慎重从事的行为,而成为一种被“玩”的对象,即所谓“玩摄影”。摄影者缺少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的约束,为获得好的结果、效果,不惜冒险。
摄影可以玩得很潇洒,可以玩得很辛苦,但绝不能玩得不负责任。
在摄影繁荣的表面下,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不妨给摄影降降温,放慢发展的脚步,或者把摄影的作用缩小一下,把摄影热冷却一下,让我们重新思考摄影,给我们有重新对摄影发生兴趣的时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