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没有更新了,此次短途两日游,是在十一黄金周期间,由南湖国旅组织。
本来以为放假期间人很多,高速上车很多,但特殊时期,实际上去乐业看天坑的只有几拨人,使我们很放松,不紧迫。
一路上,导游为我们介绍了乐业天坑群,此天坑群是1998年国土资源部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的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
— 喀斯特漏斗群。
乐业天坑群,代表景观为大石围。经过十多个国家的专家科考论证,在2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发现有天坑28个,其天坑数量和天坑分布密度世界绝无仅有。其中,在全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因此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
在广西多年,跑了不少地方,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地喀斯特地貌,地下河丰沛,它的天坑群和天窗群也是这里特殊的和区别于其它地区而独有的,我总结的就是,开在天上的为天坑,开在地下的为天窗,此来乐业大石围,才明白过来,地下的天窗开的不大,但天坑必须大,好像要直径达到十公里的才能称为天坑,我国最大的天坑在四川,大石围为全国第二。
我也是刚知道的,天坑的标准,不是一个坑就可称为天坑,天坑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有地下河相通,据了解,大石围天坑下有两条地下河。大石围天坑是整个天坑群的代表,开发的也比较成熟,其它的天坑是否开发未知。
大石围天坑,位于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北边,距县城23公里,属红水河南端的干热河谷地带,是整个“天坑”溶洞群中的最有代表性,也是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有“天然绝壁地宫”之美称。大石围天坑地下原始森林面积9.6万平方米,垂直深度613米,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20米,容积约0.8亿立方米,其地下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积位居世界第三。原始森林底部地下溶洞高50~200米,宽70~150米,洞中有两条宽7~13米的地下暗河,是广西河流量最大、流程最远的地下暗河之一。
两条暗河中,一条冷,一条暖,冷暖两条河流长约30公里,被称为鸳鸯暗河。河里有许多的地下水生生物,最具特色的是通体透明的盲鱼,河岸两旁有金黄的沙滩和五彩的奇石及巨大的化学沉积物。大石围天坑底部暗河下游6公里处,有一处宽30—50米,高约100多米的瀑布,被专家称为地下第一大型瀑布。
乐业天坑四周被刀削似的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天坑的底部则是一片人类从没有涉足过的极为罕见的原始森林,面积达几十平方公里,森林里有溶洞群、地下河流相通,专家们认为,这里极有可能会发现一些已经被认为是绝迹的动物,如洞螈、盲鱼等。它们是两种生活在地下河流中的远古动物,视力退化。只在斯洛文尼亚曾有发现。人们是否在这里也能有所发现呢?
有人形容乐业天坑是远古植物的天堂和动物的王国。在1999年一次考察中,已经有人拍到了蓝色的石头、方形的竹子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专家认为,此次考察,有可能发现远古时代的植物,如桫椤等。他们甚至希望能发现一些不为人知的动植物品种。此外,乐业天坑内极有可能生存着水生无脊椎动物及常见的鱼虫和鼠类等啮齿类动物。科学家们在过去的考察中发现,在乐业天坑群周边地区有大量的生物化石。据了解,这些生物化石是二叠时期海洋动物化石。同时,在天坑周边地区还存在着一个大型的旧石器时期人类生存的遗迹。这一发现已经被列入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专家们指出,这一遗址与北京周口店人类遗址的价值不相上下。此行,专家们将进一步对这些遗迹的价值作出评判,并揭示当时人类的生存状态。

这是在后来搭建的玻璃桥栈道上。找了好多位置,都不能拍到全景,估计要飞无人机才可以。




洞内的喀斯特地貌。
2004年9月,新疆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阿迪力成功徒步跨越大石围天坑,更为其增添无穷的人文魅力。1090米,用时一小时四十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