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安福寺,我们开启天窗之旅。了解天窗,非常想来到此地,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到《国家地理杂志》,它分成两期来介绍广西,上期是自然的地质地貌,从广西全境的水系分布,到天窗天坑的走向位置,到与其它地区不同且特殊的溶岩地质结构和自然景观,非常详实着实吸引了我;下期是国民经济发展,各地区的资源情况,就是它为我开启了广西的探秘之门。此后,我在网上寻找各种关于这里周边地下河和七百弄的有关文章,但发现很少有介绍得十分详细的。后来在携程上有一篇博文,是一位广东的博友小夫妻俩六天的游记。我手里拿着他的博文,跟着他和妻子行走的路线,找到了如下的天窗,但也没有他们那样走全。有的只有天窗的名字,但苦于找不全村子的名称,只得作罢。我们从安福寺开始,跟着当地旅游部门有关天窗的标记,跟着走就能找到,如果问当地人天窗的位置,他们都会指给我们,对他们来说,那仅只是有一个坑而已。因为这些坑伴随着他们已经几代人了——溶岩穿透的速度远远低于人们的想象。
百度资料:都安地苏地下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境内,是广西规模最大的地下河,为树枝状地下河系,汇水面积1054平方公里,有支流12条。地下河水位埋深30米~50米,个别深达80多米,水位变化幅度40米~100米。洪水期流量400立方米每秒~500立方米每秒,枯水期流量约4立方米每秒。其主流发源于七百弄山区,从地下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七百弄、保安、东庙、地苏、三弄等乡,在地苏乡的青水村注入红水河,全长57.2公里,落差342米。
都安地下河穿过了都安的几个乡,分为三个大的地下天窗景区,一个为靠北一些的巴丁景区,代表为桃花水母天窗群,一个为地苏天窗景区,位于地苏乡,还有就是南江天窗景区,代表为青水河边天窗群。我们就从东庙乡开始,走了几个比较特殊的天窗。
我们先去的第一个天窗是吞榜天窗,位于X917附近,位于地苏乡,村子叫吞榜。
从网上截的图片。

这就是吞榜天窗了。现在处于沽水期,上边的这个小房子是当年修建的抽水站,因为水量小,季节性强,现在已经废弃。

河水拍打的岩石,被冲刷得层层叠叠。

走到沟底才见到小小的洞眼,水潭边上颜色很浅,中心部分呈深绿色,象是翡翠一样,非常好看。


雨季时是完全走不到这里来的。

水大时,可直冲到对面的桥。可惜枯水季节,看不到满潭静水的景致。

九灵天窗此不远,也是位于X917附近,只是我们开车跟着导航,错过了,又弯回来才发现确实很近。
九灵天窗涨水时一定很大,村子周围为它留了好大的一片水潭,感觉有百十亩的样子。还修了栈道,只是枯水期,没能看到青山绿水小桥围绕的景象。
这一片全是涨水时的水潭。
依然是层叠的岩石,河水经年累日的冲刷,方能显露出青绿柔情的一面,这里是典型的柔情战胜刚硬代表。



阳光下的洞口十分耀眼,坡下的土被水浸的湿湿的,预示着河水终将再次回归。
随后,我们跟着导航往桃花水母天窗的方向走,导航上直接输入就可以导到,说明这桃花水母很有名。在路边我们看到了雅贤天窗的牌子,决定先看雅贤天窗,再看桃花。
都安东庙乡雅贤村,雅贤天窗。
雅贤天窗没有象其他天窗那样,估计涨水时水也不会太大,因为这时没有很大的水潭,且这个溶洞的上方就是一条乡级公路,溶洞的岩石看起来也比较坚硬,估计冲刷的速度要慢许多。
这个溶洞洞口由乱石堆积,并加了铁栏,阻止人们走下洞。可能是怕涨水季节来临时,万一有人下到洞里时逃跑不及恐出意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