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2019-05-21 12:35:07)
标签:

合浦

佛子村

社边坡石城

客家围屋


   看到闸口佛子社边坡村土围楼,是因为它被列为自治区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网上没有太多介绍的资料,我们只好跟着导航找到了这里。进了村子,许多新屋,我们顺着道路往村中心走,没走多远,就看到高高大大围 屋门楼。
 
  围墙是由黄泥、石灰、米浆合制而成。围城各角都有角楼,上有枪口整齐排列,门口上,贴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只是没有介绍,厚重的围墙向我们诉说着这个围城里的故事。看到合浦电视吧曾经在这里的专访,知道了这里是凝聚了十八代人的创造与守望,具有客家人的典型特点。

  围墙里的人们大都已经搬出了城堡,城堡外,新建的楼房自成一体的各式院落,都与破旧长满荒草的城堡形成很大的反差。城堡里居住的除了一些老人之外,还有几处新建的大屋和家族的宗祠,都是比较新的建筑,看到这里的专访,知道这些有故事的人在此的等待和守候,都是与他们坚强的家族信仰分不开,看到郁郁葱葱的绿植爬满的城墙,看到守候人的淡定,走在城堡间,忽然就有了些悲凉。

  说到客家人,很多人听到族群名字和一些生活习俗会误把他们当做是少数民族。那么客家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名字为什么这么奇怪,他们是又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客家”就是“外来移民”的意思,他们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省份。但是对他们的来源,历史上有很多的争论,其中一种说法认为客家人是古代中原移民的后裔。有的认为是中原移民和当地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后形成的民系。还有学者认为,客家人是古代中原移民和当地少数民族共同生活从而形成的共同体。不论是哪种说话,客家人都是古代中原汉族人不断迁徙形成的。

  客家人南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统治的需要,曾派60万大
军“南征百越”,直抵兴宁、海丰二县。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秦亡后,南下的秦兵就留在了当地,成为第一批客家人。在这之后又有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随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南下迁入闽粤赣区。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大规模南迁是宋室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中原,攻破汴京,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进入南雄、始兴、韶州;或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朝百姓,逃亡到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居住地又山多地少,就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

  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客家人来源于中原,加之山区长期居住环境的闭塞,强烈的中原文化的认同,导致和周围少数民族习俗相当不
同。正如黄遵宪《已亥杂诗》里写客家人“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不过外来者到达一个新的地域生活,总不会很顺利,一来各种毒蛇猛兽,二来还有山贼土匪的侵犯,所以客家人会以家族为单位,修筑半军事化的围村和土楼。传说在冷战时期,美国的间谍卫星在福建西南部发现这些建筑时,觉得很奇怪,还以为是中国的核武器基地。

  当然在合浦地区的客家人围屋,不会象是福建地区建筑典型,但有城墙,有可以联通的院内屋内通道,有可合可散的居住房间,是客家人围屋的一大标志。我们看到过的贺州客家围屋,就具备这样的特点。

  客家人可以说是保留中原文化最好,底蕴最丰富的一群人,经过了上千年的时代更迭,他们都已经记不得了自己的初衷,但保留的语言习俗风土人情,是现在的北方地区所不具备的。换句话说,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现在说的是我们听不懂的客家方言,就是当时的中原语言,是最初的沿续了商周秦汉时期的汉族的语言语音语调。而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也许只是掺杂了蒙音满语的异族人一种带有地域特性的语言而已。难怪我们现在要学习汉语拚音的ZhChSh, ZCS ,其实这在客家语言或是广东福建的语言里是不曾有过的,他们的六声调占据了我们现在拚音四声调的优势。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家族宗祠。
慢慢悠悠游广西(107)合浦佛子村社边坡石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