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老人所说的,现在的三联社区居委会就是当年县衙的位置了,说是还有些遗迹,但从这里看上去实在不象。我在前面转了好几圈也看不出来当年宏伟的县衙模样。
这是从网上搜到的宾州古城的相关信息:整座古城主要遗迹有清代思恩府试院、文庙、护城墙遗址、护城碉楼、护城河遗址;有长达数里的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南街、外东门街、三联街;有古色古香、饱含着劳动人民智慧和世道沧桑的李家大院、陆家大屋、黄家大屋、湛家大屋;有做工精巧、巧夺天工的南桥、截龙桥、斧桥;还有近代衙门旧址等古、近代建筑物和一大批有价值、待恢复的古建筑物;民俗人文景观有舞炮龙、游彩架、踩高跷、斗鸡、师公剧、丝弦戏、八音等。反映宾阳2100多年发展历史,带有宾阳古文化印迹的遗迹和古建筑俯拾皆是,整个街区透出浓浓的古代要冲、古商埠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是我们从职业学校院子里看到了传说中的县衙的后身,从这里看上去还是挺象的,高高的山墙,青瓦盖顶,只是已经看不到了当年的庄严肃穆。
这个试院,真是我们的意外收获。我们看完了县衙的山墙,在对面的巷子里买瓶水喝,小卖部的小伙子跟我们聊起了天,他问我们到职业中学里看过了什么,我们说都拆的差不多了,没看到县衙。他说里边还有个考试院你们看到了没有?我们问里边有吗?他说有,你们一直往里走就能看到。我们谢过,忙再次往里边走,在门口跟门卫讲的还挺费口舌,她是不想让我们进去的,说里边都在施工。我们说好不容易来了,就进去看看就走。征得勉强同意后,我们往后边走。
这是个很大的院子,前院是座学校,院子的右侧就是县衙的后身,正院子里一座四层黄楼,盖的挺气派,只是有些陈旧,估计也是民国的建筑了。这个院子当时在这里算得是非常好的建筑,洋楼,多层。
思恩府科试院,坐落于宾阳县职业高中内、后山脚下,现为学校的琴房和美术室,是目前广西保存得比较完整的近代科试院。目前已经整修完毕,学校占用的可能也已经退了出来。
思恩府试院为砖木结构的传统中式建筑,坐西北向东南,前后三座,左右两边有包厢。正中三座主体建筑宽各15米,前座深8.4米,中座深7米,后座深7.5米。左右包厢各宽32米,深41米。前座和中座之间天井两旁各有一月门通向包厢,前座大门外廊两侧各有一个拱门,中座后廊两边各有一拱门通向走廊。两边包厢走廊有十根圆柱,其余为方柱。从柱头基礅的石刻和房屋的建构形式,都可以看到传统中式建筑的风格。
试院分监考官殿、陪考老师房以及共有2400间封闭式考房的"试棚"。监考官殿立于"试棚"前面,分前殿、中殿和后殿,居高临下,对"试棚"一目了然。殿的左右设有廊室,每侧九间为考官憩室。陪考老师房在殿的正右方10米开外,各种设施的配套比较齐全。身居其中,仿佛又看到当年科试时,神情严肃的考官和那些皱着眉头冥想苦想的考生,而青砖、碧瓦、石阶给整个试院增添了几许古朴和肃穆。
思恩府试院原以右江道行署改建,年月无考。至清乾隆六年(1741年),知州宋允升以试院倾圯详请重建。八年(1743年)知州阮维章,二十五年(1760年)知州徐尚忠,二十六年(1761年)知府梁居震先后补修。之后六十五年,只是在遇岁科考试之前稍作检漏修缮,未作大修,至道光六年(1826年),知府李彦章率先捐金,武(鸣)、宾(阳)、上(林)、迁(江)四邑士民争出财力,大修扩建。咸丰八年(1858年)世乱而毁于寇。同治四年(1862年),知府熊寿山与邑绅陆生兰、蒋承周等筹款重建,规模如旧。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即就试院创办"思恩府中学堂",后改为"宾上迁中学"。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为广西省立第十二中学(即今宾阳中学前身)。
据资料记载,思恩府试院"三年两试"以及"科考、岁考",应试生员即驻考于此。知府考核宾、上、迁三县之士亦以试院就考。试院原有试棚仅1200间,随着教育兴起,人们科举求官心切,应试生员倍增,试棚已不能满足应考所需。知州李彦章于道光六年(1826年)大修扩建后,试院占地面积和试棚都比以前增加了一倍,规模如此宏大,足居广西之首。远到十二土司,近若十五屯所之生员,纷纷聚此应考,可见当时思恩府试院在广西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存遗址对研究清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有重要的价值。
现在的试院没有正式整修完毕,所以也不能进得门去,加上我们时间有限,只能走马观花看风景。思恩府至少是在清代广西的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场地,也是学子们追梦的地方,在过去的中国,只学走出这所试院,走过这道门槛,就会有功名,就会出人头地,就会改变命运。这也是当时多少人的希望之地,也是中华文化能够源源流长的根基。这里也是广西当时这个边远之地,归属汉文化统治的一个重要佐证。当然,在明清时代已经无需证实了,这段历史是汉族和当地民族都应牢记。
曾经的民居,或者是当地最常见的建筑
衙属对面街上的建筑

这也是大家都觉得十分蹊跷的门牌。让许多外地人总也无法弄清。它一个牌子是芦圩镇,另一个牌子又是宾州镇,您到底是哪个?你还想是哪个呢?宾阳芦圩,宾州古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