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1/large/53828a30jw1f8s57tf8bjj20hs0bvmyl.jpg
王澍,459班学生,班主任魏振宇,2013年考入清华大学
几个月前,当我快走入考场时,突然意识到,曾经那么遥远那么神秘的高考就在眼前,不由阵阵“overjoyed and scared”;而在成绩出来的6月23日凌晨,我却又是出奇的平静。如果你也曾经历备战高考,就会懂得那种有时平静有时紧张有时兴奋的心情,它将伴随你拼搏或是颓废,直到属于高考生的那个夏天。
记得有个学长说,到后期决定智力的是心态。此话不假。面对成绩可能一退再退或者起起伏伏,太多的人被自己打败了。我想作为高三生大家要知道:没有人敢在高三混混沌沌地过一年,更何况还有一群已经经历一次高考的“饿狼”。成绩低谷时你可以难受,你可以哭,但你不能放弃。我从进入衡中就从来没有考过年级前十,也未尝扒过前二十的边,甚至有一段时间总是二三百名徘徊。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只要你相信自己是个人才,那么不管衡中的考试虐了你多少次,你还是有机会得到高考的青睐。放平心态,放远眼光,高考胜利的永远是内心强大的人。
高三生易被考试击垮,同样易在各种资料中迷失。学案、作业、自助、参考书、考试卷、积累本,重在取舍,难在取舍。学案最最重要,不好好预习就不能保证课堂效率。而利用好作业是提高能力的最好方法。这两种资料也应该是大家积累的主要来源。自助和参考书希望大家不要忘了最初的目的:给没吃饱的学生加餐。如果吃得太多只怕会营养过剩,所以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越快越好,感觉吃力的同学不如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考试卷上的错题一般都记得很准,这是精华中的精华,后期考试的错题一定要重视。积累本凭良心话,可能看过一两遍就是“诀别”,所以改的时候要认真!(我们物理老师说要在积累本上写:字字带血,绝不二错)如果再犯积累本上的错误,那就是在浪费你的生命!总而言之,利用好自己能利用的,相信你做过的题一定考,没做过的题一定不考,切勿把学习资料当成负担。
由学生向考生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的改变,因为在高一高二没有养成的习惯,要在高三很短的时间内养成。很多人考试后会特别后悔,往往不是某道题不会做,而是“非知识性失分”。自己如果不细心,必须狠下心来惩罚自己,比如抄题(20遍啊、50遍啊)、错一罚十(做错一道罚十道类似的题),罚了一两遍下次这类题就不会错了。反之如果依旧不细心,春节来了以后会发现成绩提升得越来越困难。为了自己的成绩,必须要告别粗心!
高考时并不需要你所有科目都超常发挥,只要没有偏科拉后腿胜利的可能性就很高了。不少男生英语语文底子弱,而最让老师痛恨的是他们不在这两科上下功夫。2013年语文和英语又坑了多少人啊!数学理综同样如此,只要你不对某一个学科好,它一定会报复你。
作为一个快成年的“创业者”,有自己的想法很重要。连清华的招生老师都说,在选专业时有主见的考生在大学更容易拔得头筹。确定清华的哪个专业是目标比说“我要上清华”更让人有动力;明白自己弱点的人比照搬好学生学习方法的人更易进步;多思考爱提有价值的问题比干巴巴地接受更提升能力。年轻人,真的不要像老人一样安于现状,至少你要像一个“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