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李明茜,457班学生,班主任郭晓蕾,2013年考入清华大学。
在衡中,誓词不只是誓词,更是衡中人的烙印。口号不只是口号,更是衡中人的呐喊。
追求卓越!曾经以为口号约等于空号,只是喊喊,应景而已,而如今,衡中上空久久回荡的呐喊声却如竹林木铎,醒浑浑噩噩人。原来,口号并不是壮胆,而是衡中人铭刻心中的精魂!追求卓越!
回想衡中三年,有过进步与辉煌,也有过低潮与徘徊,在那个纯粹的校园,精神便是莘莘学子最有力的支撑,有如禅坐冥想的隐者,灵魂便得以飞旋翱翔。
“衡中三问”问得好——我来衡中干什么?我要做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很有三省吾身的韵味。还有衡中老师对高中三年的精辟总结——高一是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是决战。
衡中高一教授我的最重要的精神便是坚持。记得刚入学时的军训,让我深切体味到了什么叫“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但仍然咬牙坚持的军人气概。那时的我十分讨厌跑步,400米地跑道只一圈便上气不接下气,衡中声名在外的气势跑操让我担忧自己是否会放弃坚持。当身列那整齐的队伍中,当淹没在那响声震天的口号中,心中所想的便只有一件事了,我不能被落下,我不能让这个集体丢脸,虽然那时胸口闷疼,虽然那时双脚发麻,虽然那时我觉得已经是自己的极限了。我不能放弃,我不能停下,我坚持!这个简简单单的道理虽被无数人说道,但衡中给予我的却是对它最深切的体会,深刻地烙印在心中,于黑暗中闪闪发光。新生入学总有些忐忑,张望传说中的生活,期盼梦想开花的声音,彩绘青春多彩的友谊,当然也有小小的忧虑,能否保持初中的优越,能否适应高中的快节奏与新知识,能否……高中知识与初中的衔接,最重要便是在高一那时。新知识体系的建立,新思维方式的接受,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看着成绩单上的名字从前面几行落到纸张中间,甚至有时滑落底端,心中的忧虑与压抑渐渐涨满,就像军训跑操时的气闷,但同样也是延续的坚持,只要我做,没什么做不好,这便是对自己的信任。终于,在第一次调研考试中,年级12名,谁会知道考前的我只是在祈祷前300名的小小愿望。这是对我多大的激励啊,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信步前列。
衡中高二教授我的最重要的精神是没有不可能。进衡中前,你想过自己会成为衡水中学的年级第一吗?衡中老师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第一,但是我一直觉得那离我很遥远,只是尽自己的每一分努力。成功来的就是这么简单,努力中的人总会有收获,或早或晚,他就在那里。年级第一、清华夏令营、市三好学生、省三好学生、英才特训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这些便是衡中给予我的荣耀。衡中是个公平纯粹的地方,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有信心,只要你相信自己能行,应得的荣誉就会到来。这些意料之外的收获,成为我高中最宝贵的财富,也令我对自己刮目相看,信心指数爆棚。这种精神,受益终生。
衡中高三教授我的最重要的精神是追求卓越的真谛。小小的成就只是一时的高地,并不能保证永久的领先。追求卓越便是不停歇奔跑的脚步,不管身前身后有没有相似的身影,我只向前。我只向前。我只向前。
衡中精神,在这纯粹的校园中,支撑着无数学子奔跑向前,追求卓越。我感激甚至庆幸我个人品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是在衡中度过的,所以我的青春是不简单且不乏味的。我可以放下性格中的自卑、胆怯、畏缩、优柔,根正苗红、蓬蓬勃勃地在衡中茁壮成长起来,有阳光,有雨露。
夏天已经擦身而去。树叶还绿,发丝还青。时光却从不曾逆行。那个传说中的黑色夏天已经过去,转过身却发现只不过是电光石火的刹那。当年那个朦朦的梦如今已成为握在手中的现实,美好向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心安定下来,享受衡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那三年,那个夏天,那个梦,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