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2018-08-28 09:33:03)
标签:

寻味广东

牛肉火锅

潮汕城市名片

潮汕旅游牛肉火锅

分类: 游乐中国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我去潮汕,自始至终惦记着牛肉火锅。
牛肉、牛肉丸、牛肉火锅,就是这个城市的名片。

汕头,跟所有的城市一样,庞大而复杂。
在每个街巷的纹理中,充满了烟火气。这一切对于陌生的外地人来说,如同迷宫。

还好,有美食引领我们。
多走过一条街巷,多进入一家店铺,多品尝一道美食……就能对这个城市多一份了解。

跟着不同的美食,走过不同的路线,每一条路线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调性。

跟着粿走,我们在阿嬷云集的市场里,等着刚做好的点心从蒸笼里出来,有红色的紫荆花掉到柜台上;
跟着甜食走,我们看见了荒废的洋房,旧收音机放着潮剧的巷子,小小的骑楼下是一个个的功夫茶桌,骑摩托车的情侣在百年的旧店堂前买凉茶。

跟着打冷走,跟着牛肉丸走,汕头则又是另外一番新奇的模样。

百姓在店门外坐下,汤中下七八个牛肉丸就是一顿饭。
牛肉丸浅棕灰色,之前已经煮好晾冷,放在冰箱里可以藏半年不坏。客人走进牛杂丸子店,老板放下自己的功夫茶杯,现洗锅、开火,拿到水里煮热,当浇头一样下在粿条汤里,再汆几片青菜叶,撒上炸过的蒜粒。等到吃进嘴,老板已经坐回原位,又开始喝他那一小杯茶了,从点单到付账不超过半小时。

日常的简单一餐,有主食有肉,吃的并不油腻。
怪不得汕头街头很难见到胖子,最多在市场看到几个铺面老板有肥腩肚。

这就是关于汕头的格调,关于汕头的气质。

零零散散,在汕头吃了很多。
感觉牛肉店就是汕头的一张名片,牛肉铺子满城都是。 

潮汕人好牛肉,但鲜牛大多并非潮汕当地所产,而是活牛从四川、贵州等地运来,饲养一阵再用。
火锅所用牛肉,一般认为两岁左右的黄牛比较好,公牛母牛倒是并不讲究。 

汕头城市不大不小,摩托车是人们主要出行工具。出租车很少,也不像在大城市里那样抢手。司机多是外地人,来自安徽的居多。
相对出租车少,用打车软件叫车往往是“秒接单”般的快捷。

坐上车,自然而然地跟司机聊起了本地的牛肉。
在潮汕,除了茶米鱼饭之外,另一大爱的就是食牛。

在这里牛有两吃,一是牛肉火锅,掐着时间从屠宰场送到餐桌上的牛肉,带着鲜活的触感,手切,进锅。
另一是手打牛肉丸,整块新鲜牛肉,用铁锏槌打成泥,最大限度地保持牛肉的纤维密度和弹性,追求是抵抗力和反弹,弹牙是新鲜好吃的最高评价。

寻味,而来。
我们到海记牛肉店品尝牛肉火锅。

海记每天早上用新杀的牛肉做牛肉丸,店堂里也卖牛肉火锅。
外地人可以第一次见识到牛肉各部分可以吃得那么细、那么精,每个部分还有自己的名字,比如吊龙膀、三花趾、五花趾、匙柄肉和脖仁等等。

切牛肉必然是讲究刀工的,如何把一块肉按照纹理,切得漂亮口感又好,也是需要多年经验的。
切的不好,很可能就纤维太长难咬,或者舌感粗糙。

烫肉的顺序,从瘦到肥:嫩肉,牛舌,三花腱,五花腱,匙柄,匙仁,脖仁,吊龙伴,吊龙,肥胼,胸口朥。

潮汕牛肉店内,除了扎实的食材,其实没有调味上的特别之处。
汤底,一般是牛腩煮的白汤加一些汁水多的白萝卜。喜欢吃玉米的,不妨点一盘玉米,汕头的玉米特别嫩特别甜。

而蘸料非沙茶和普宁豆酱莫属。
沙茶酱,在福建、广东是必不可少的餐桌调料。沙茶酱的原料里,有虾米、鱼干、鱼露、花生、芝麻以及葱蒜头、辣椒、五香粉等香料,鲜味逼人,口味复杂浓郁。

虽然市面上可以买到多种品牌的瓶装沙茶酱,但几乎所有火锅店都会自己调配沙茶酱,不论颜色还是口味都来得较为清淡,甜味稍多些、辛辣度更低。
其实这样刚刚好,与牛肉的鲜味补充提升,又不会太抢戏。

普宁豆酱,潮汕地区最草根的酱料,鲜咸带微甜。
潮汕不少家庭会自己发酵晒制新鲜黄豆来制作豆酱,又以洪阳镇出品的最为知名。

汤锅沸腾了以后,压小火,保持小沸状态。
火太大,外层秒熟,里面还是血水。

肉不能烫太久,每次放少量肉在漏勺里,下水抖散,勺微微抬离水面沥一沥,再浸入汤里,重复两三次,眼见着血色褪去就收手。
若是实在把握不住,桌上还有“涮牛肉说明”,写清了每种肉该涮多少秒,可谓细致。
 
牛肉丸,个头很大,瓷实而富有弹性。
筷子戳在上面会弹开,一口咬下去的时候还要用点劲才能咬破,因为牛肉紧密地团结了起来,口感Q弹到不太真实。 

砂锅粥也是海记的特色美食。
一排炉灶上同时煮着几锅粥,掌厨的照顾火眼力度、调味、放料,全凭眼疾手快。 
 
青蟹扇贝粥,从视觉上看比较浓稠,蟹膏把粥底也染成淡淡的黄色。
螃蟹是砂锅粥里浓香的一款,和扇贝这种厚实的肉一起组合,想必是咸鲜味最重的。

还有鲍鱼鲜虾粥,鲍鱼切片,看上去比上一款清爽许多。
还有鳝鱼粥和田鸡粥,虽然样子不好看,但似乎最受欢迎。 

潮汕的粥好喝,隐秘的功臣是粥里加的菜脯和香菇碎。
菜脯蛋的“脯”常俗写为“哺”,其实“脯”字才是正写。“脯”的本意是肉干,“菜脯”就是腌制过的萝卜干,而闽南语习惯称萝卜为“菜头”,因此把腌萝卜干称为“菜脯”。

很想火锅之后再来一份粥,借以填实胃里的空隙。
无奈眼大肚子小,心有余而力不足。

看看美妞,眼神中似乎透露出和我相同的想法。
门口有卖甘草水果的,打算先去买了吃吃,再步行到不远处的老妈宫品尝粿食,估摸着到时候肚子里就有空地方了吧。

食欲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寻味广东】牛肉火锅,潮汕的城市名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