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传承:写给爸爸的生日

标签:
爸爸生日侄女大学 |
分类: 杂谈评论 |

1、【生日】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七十二岁。
依每年的惯例,全家人都要聚到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聊天。
不同于往年,今年的这顿饭在前天就吃过了,因为昨天是侄女大学入学报到的日子,今天上学第一天是不能请假的。
每年,爸爸或妈妈过生日的时候,我总会记得和他们拍一张合影,今年也不例外。
拍了图,发了微信,很短的时间里收到很多朋友的祝福。
我和大哥在微信上聊天,大哥看了图后说:爸爸老了,而我们却正当年……
看到这样的文字,突然有些伤感。
在我的记忆里,我对爸爸印象最深刻的年代也是他正当年的时候。
若说年龄,和我现在差不多。
2、【记忆】
我依旧能清晰地记得那个场面:
中午,我在进门处的桌前吃饭。爸爸下班回来,穿着工作服。工作服洗的干净,却依旧飘来重重的机油味道。三个瞬间最为深刻:爸爸上楼时节奏很快的脚步声,推门进来时的目光,还有脸上微微的笑容。他见到我,总是会说:放学了?快点吃饭吧……
在那些场面之前、或是之后,再说什么印象深刻的画面,可能有很多,但一定是凌乱的。唯有那个进门的瞬间,长久以来总会时不时地在脑中浮现。
爸爸没有上过大学,但对我从小到大的教育却始终是鼓励和支持。
只是很遗憾,依着我的性子,错过了很多他给的机会。比如,出国上大学、高中后委培到东北大学、或是去深圳……这些机会,参照那时去的小伙伴,现在说应该都很不错。但我错过了,不知我的错过对于爸爸来说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个话题,我一直想找机会问问,却始终没有说出口。
3、【侄女】
侄女月月,是爸爸、妈妈从小到大带着的。
大哥大嫂工作忙,于是这么多些年来月月的午饭就基本在妈妈家吃了。从这点上说,我相信我曾看到的画面对于月月来说也是如此。只是不知道在她的印象里,哪个画面最深刻。
月月今年高考,最终被西北政法大学录取,专业是“反恐”。
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觉得有趣,后又觉得很赞。“反恐”是当今全球的主题,专业不错,有前途。我对月月说:加油,说不定四年后就是女汉子啦。
月月听了,笑:是反恐专家好不好?
扭头看,爸爸笑,眼睛眯成一条缝。
妈妈也笑:哎,一个女孩反什么恐啊!
4、【开学】
忘了说,那天饭局上,我对月月说:你开学报到,让爷爷、奶奶也跟着一块去看看吧?
月月嘴一撅:才不呢,车上坐不下。
但爸爸和妈妈那天还是去了,我不知月月当时是否情愿。
我能看到的画面是,爷爷和奶奶双手抱着被子、褥子、脸盆、暖壶……脚步看起来很欢快。
我又突然想起了我上大学的那一天。
那天我是和爸爸一起骑着自行车去的,一路上说说笑笑的,最后还多骑了一站路。
但我记不清了,为什么那天妈妈没去,是上班么?
这个话题下次见面后我一定要问问;或者,我带着他们去我的大学看看吧。
5、【传承】
岁月果然如梭。
每年感觉过起来很慢,但很多年过起来却很快。
我上大学时,爸爸和妈妈还很年轻,那时的月月还是个不大点的小女孩。
似乎只是瞬间。
月月上大学了,我正当年,爸爸妈妈却老了。
未来的若干年后呢?
不变的或许只是记忆,关于过去和现在。
岁月,是记忆,是传承,更是希望。








前一篇:--【川藏行】大美念青唐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