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2016-08-17 08:21:31)
标签:

镇北台

榆林旅游镇北台

陕西旅游镇北台

陕北旅游镇北台

分类: 游乐中国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前几日在银川,无聊时却不知去哪里转悠。

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十几公里外的贺兰山赫然入眼底。

 

关于贺兰山,似乎总有莫名的情结。

我喜欢那种氛围,苍茫的大地上突兀着连绵的高山。时间最好是冬季,寒冷萧瑟,四处里不见人影。你望着山,脑中势必会浮现出若干历史的烟云。

 

的确,最早知道贺兰山就是儿时看过的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贺兰山下苏峪口附近岩画景区的入口,还有残存的烽火台。

很多人匆匆走过,却忘了仰头看看。我去那里,曾在山脚下驻足观望了许久。说白了,这还是一种情结。我始终以为,能引起人们思索与联想的所谓景点才是好看的。

 

酒店的对面就是镇北堡影视城。

多年前去过,是在古时的城堡上人工改造的,我并不感兴趣。烽火台也好,古时城堡也罢,都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历史遗迹。这让人很快地就联想起地处塞外的银川,在历史上曾经的烽火烟云。

 

贺兰山,烽火台,城堡……匈奴,马队,旌旗猎猎……狼烟四起,喊声震天。

你看,故事正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

 

我看着,想着,又想起了年中时去陕北榆林时所看过的镇北台。

是的,是镇北台,与银川的镇北堡只一字之差。但不难理解,其名称的核心都是“镇北”。

 

镇北台,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市城北四公里处的红山顶上。
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


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镇北台之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其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至今基座尚存。


紧依台北下方建的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

 

登顶,眺望。

风巨大,几乎睁不开眼。

身边的导游笑曰:现在好多了。若是几年前,这么大的风,根本就不能登城,因为风里全是沙子……

四个方向走一圈,果然能体会到镇北台地势险要之特色。

 

导游又指着不远处的土墙:看,那里,那里是秦朝的长城呢。

遥想当年,秦灭六国后,在榆林地区设置郡县,修筑长城,镇北台长城即为其中一段。

明初,延绥德由绥德迁至榆林,并在延绥镇以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地设市与蒙人贸易。自互市后,蒙古人经常伺机南下,掠夺财物。为边城的安全,成化十年(1474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在秦、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同时为配合红山市的贸易,修筑了易马城和供蒙人纳贡的款贡城,控制贸易。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在长城南北显要处,红山之上款贡城西南角筑镇北台,居高临下,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

 

从秦朝,到明朝,再到现在……城还是那座城,但城上的人却变了又变。

你看,历史就是这样的有趣。

历史,从来就不曾消失,只等有心人前来观望、探究。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发现陕西】榆林镇北台-眺望历史烟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