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重拾五四广场旧忆

标签:
青岛旅游五四广场雾景海浪 |
分类: 游乐中国 |

场景一:
下车,抬头望,雾锁琴城。
若不是高高耸立的红色“火炬”,只看远景,我宁可相信这是在重庆。
若干年前到青岛,至今只记得住在五四广场附近。但我到这里之前,几乎忘了这个地方的名称。以至于朋友问我时,我说“香港广场”。
现在想,当时一定是看到很多林立的高楼,所以才有这样错乱的记忆。
那时的西安很落后么?没有高楼么?

场景二:
这又是一个看起来有故事的画面。
昨天把磁器口“神游”了一番,看得很多朋友云里雾里,所以今天就不“游”了吧。
我蹲在那里,将手机放得很低,我耐心的等着画面出现最佳的效果。
蓝色出租车出现了,很应景;趁着雾气,色彩还算显眼。那个蓝色,多少也是有些含义的-青岛的青哦,大海的蓝哦...

场景三:
距离海边还有一段距离,就能听见人们兴奋的呼喊。
走得越近,听到更多的反而是海浪的声响。游人们都争相站在栏杆前看景,我却远远地站在他们身后。
我看着他们的身影,还有地面水中的倒影,多好的画面。
你在观景,你是我景中的景。

场景四:
浪,真的很大!
浪花激起,高过栏杆。于是每一次的碰撞,都随之听见游客的笑声。
他们既担心水花溅湿衣服,又遗憾浪太小,没有与他们亲密接触。
一波一波的浪,一波一波的欢笑。
天气不好,心情不错。

场景五:
看浪的,多为年轻人。也是么,意气风发唯此时。
海边人看惯了的景,在外地人眼中却是最美。放开了谈,不是景不好,是心情不一样。
但为啥,家乡的一草一木我总是看也看不够呢?

场景六:
这张我喜欢。
描述青岛的元素都有了,海、火炬,雾,笑声;还有,那是一种景色之外的姿态,称呼为生活态度或情调。
你们可以看海,我们可以放风筝。
在我心里,海边人向来不缺自娱自乐的精神。

场景七:
嘿嘿,最近的青春文艺片没少看,再看这张图,很电影。
是暑假的结伴出游吧?到海边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是总有情歌唱到“陪你一起看大海”么?
两位男生,一位女生,是朋友,也可能是情侣-谁是谁的啊?
我心里有想法,看他们的姿势就能想出个大概呗。
对了,中间的那位,虽说姿势有些豪迈,但按照网络术语的定义,不叫“女汉纸”,而是应该被称之为“女王”。
对了吧,她是他们的女王。

场景八:
多么温馨的画面,很有爱。
想起昨天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一个女孩子见识很重要,你见的多了,自然就会心胸豁达,视野宽广,会影响到你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旅行让人见多识广,对女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它会让自己更有信心,不会在物质世界里迷失方向。
这位粑粑做到了,赞一个。
后一篇:【日照】小清新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