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将军府,一个人的行走

标签:
将军府呼和浩特绥远将军将军府衙建威将军 |
分类: 游乐中国 |

年前,两次去呼和浩特;一次是雪后,一次正好赶上下雪。
两次出差,工作之余分别去了博物馆、大昭寺、将军府、五塔寺。
今天讲将军府。距离住处不远,步行约10分钟。
将军府就在高架桥下,如果不仔细看,说不定会擦肩而过。天色灰暗,我只是闲转。不到半小时出门,后来细想--整个在将军府的过程中,竟然没有见到其他人,只是我一个人的行走。

将军府是绥远省将军驻绥远城的衙署,后改名“将军府”。
府院于1737年(清乾隆二年)开工兴建,至1739年(乾隆四年)建成。正南端(现马路南)为大照壁,东西为辕门,正门前左右蹲立一双石狮,进门后有大堂、二堂,为绥远将军的衙署,三堂和四堂为将军的内寝,第五进院为“后堂”,两侧为花园。府院各种用房130间,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该府从1737年到1912年名为绥远将军衙署,在175年中,有75位将军授任。1912年到1913年北洋军阀政府时改为“将军府”,1914年到1923年改名绥远都统公署,1921年到1937年为绥远省政府,1937年到1945年为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5年到1949年复名绥远省政府。解放后到1983年,分别由绥远省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这里办公。
绥远将军的前名是“建威将军”。号令八千少一名八旗官兵,为清朝正一品封疆大臣,是绥远地区的最高军政指挥官员。绥远城的特点是:四门不正,鼓楼不中,而将军衙门居城的中心,表现出绥远将军高傲的地位和专横的权力,这些都为研究清廷对西北地区和在绥远的统治提供了史实。


























前一篇:【呼市】大昭寺,那道令人温暖的光
后一篇:【呼市】五塔寺,踏雪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