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金顶,金顶!

标签:
金顶金殿武当日出旅游 |
分类: 游乐中国 |
写两个“金顶”,是因为在两个小时内我上了两次金顶。
上两次金顶,只为了看一看阳光照射下金顶那一片灿烂的金黄...
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上的金顶,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也是武当道教在明朝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标志。
金顶之上的金殿,是用精铜和黄金铸制而成。金殿建于一四一六年,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高5.44米,宽3.15米,重檐迭脊,翼角飞举,下设圆柱12根。殿基为精雕花岗石砌成,四周装饰华丽的玉石花栏杆,殿中间供奉着真武大帝神像,殿内神案、几案、供器都是铜铸鎏金。
金殿历经近600年的风雨雷电,至今仍金光夺目,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站在金殿前极目四望,武当山八百里秀丽风光尽收眼底。群峰起伏犹如大海的波涛,武当奔涌在静止的瞬间,众峰拱拥。八方朝拜的景观,神奇地渲染着神权的威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清晨不到六点起床,在寒风中练练太极。
远望山顶,那里的通道入门处依稀灯光闪现。
及至山巅下的平台,早有来自各地的游客汇聚于此。
学生居多,他们大都是半夜爬上山的;放着很大声的音乐,他们载歌载舞用以御寒。
我想起了大学时代的那次华山之旅,也是等待日出,只是我们都盖着大衣蜷缩在背风的草丛中。
昨晚的天象如此好,没想到清晨竟然是雾蒙蒙的天气,心情多少有些失落。
六点整,大门打开,众人嗷嗷大叫着奔向通道。
我被挤在门口,恰好可以趁机回头拍一张广场的俯瞰。
脚踩一色的青石路,虽陡峭却也乐趣无穷。
至半途,看远山雾霭茫茫。就是缺了点阳光,否则那些密密匝匝的殿顶应该是无比壮观的。
建筑在天柱峰上的武当金顶,号称“云上的紫禁城”。
走不了多久,就会被这座城所包围。
身边是一人多高的城墙,你行走着,似乎能够听得到古代匠人的喃喃细语。
这应该算是城墙的角楼吧。
虽然不是很高大,但在群山围绕中、在咧咧寒风中,他们独自伫立,这种样子看着还是很威武的。
俯瞰,真得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想当初朱棣南修武当,就是为了凸显皇权的神威。
金顶,可惜木有阳光。
木有阳光,传说中的金顶实在是显得太低调了。
周围是乌压压的人群,不大的小平台被挤得几乎没有多余的空地。
镜头抬起,拍一张金顶留念。
金顶不“金”,我很遗憾。
带着万分的失望,我漫步下山,心中惆怅的很啊。
走了另一条路,尽量避开那些又是一窝蜂下山的人群。
寄祝福一心
果然清凉的一条下山路,几乎路上都是一个人的行走。
选择这条路,也是为了绕紫禁城完整一圈。
路旁的铁链上,挂满了各式的锁。
虽历经风雨,却光滑铮亮。
又至山道入门处,我却徘徊再三,真得不想留下遗憾。
就在这个时候,好人品终于又爆发了!
我在拍这个门上的狮子,突然一道光线闪入镜头。
我抬头看,啊--出太阳啦,神奇!
抓紧上山
三步并作两步,真担心这稀奇的阳光稍纵即逝。
有了阳光,明显也愿意多拍些。
看这大门,很够沧桑。
山路上的古建
纯木制,历经风雨而坚立。
再俯瞰,屋檐叠加的道观。
那尽头的阳光,就是前进的坐标。
一缕光线,穿越石缝的间隙。
最后一百米,冲刺。
请细看台阶,那上面写满了历史。
啊哈,再登金顶!
天亮了,人少了,金殿正闪烁着耀人的金光。
无限感慨在心中
只有你在现场,或许才能体会得到那份心情。
“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
虔诚
面向金殿,我静默伫立,感谢生活的恩赐。
这张照片,我等了5分钟。
为了干净的画面,我一直手持相机;终于在短短的瞬间--“咔嚓”。
环绕金殿,步行三圈。
寒风吹着脸庞,心中无比的欢畅。
武当,武当;金顶,金顶。
这一次,我的虔诚再次感动了上天。
做好事,要持久,这样下次出游才能爆发更多的好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