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事前与朋友的约定,今天原本是计划去沣峪庄园滑雪的。
昨晚看美剧“尼基塔”到凌晨3点,所以早上有些贪睡。大清早8点左右还在睡眠中,接到朋友的电话:哈哈,不能去滑雪了,咱们就在自个儿楼下玩吧,外面下大雪了...
啊,下雪了。
赶紧起床,推开窗--呵呵,真美啊,好大的雪。纷纷的雪花飘落,一片银装素裹。瞬间没了睡意,向太太请假。收拾完毕,抓起相机,速奔...

拍雪景,也没啥好地方,于是就去了离家最近的大雁塔广场。
其实城墙附近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担心交通不便。路上都是积雪,车肯定是开不动的。
到达广场约早上10点左右,原以为人不多。可到了才知道,那赏雪景的人还真不少呢。

印象里,以前基本没怎么拍过雪中的大雁塔。
于是大概的构思一下,决定绕着广场走一圈。
广场的地转很滑,小心翼翼的护着相机,且走且拍。

最辛苦的还算清洁工人,冒着寒风清扫积雪,只为游人能走的顺畅。
不过,也幸亏来得早。再晚一些,路上的雪被扫光了,那感觉也必定会少很多。

雪中的雕像,目光依旧凝思着。

往日里被群众总是围拥着的喷泉,这个时候变得冷清清。

手很冷,有些操作不方便。

一群又一群的游客,说说笑笑地从身边经过。

还有淡淡的太阳,不刺眼,感觉却温暖。

到了广场西面,这里的人明显的少了很多。

依旧是红色的墙,不久前才拍过。
而雪中的景色,却是另一番韵味。

喜欢这样的构图,简约却不简单。

通往民俗园的路,时间不够,所以没去。

两个宫女,在雪中的谈话很情调。

很多人在和雕塑合影,而旁白的店铺还未开张。

打扫着,预备迎客了。

回眸雁塔,仍能听到钟声隐约传来。

树梢的一抹绿意,在雪中很醒目。

慈恩寺前狮影孤单,往来游客笑声一片。

古朴着,庄重着。

向南面的不夜城看,又是另一番热闹的气象。

小孩子玩雪很投入,任我怎么招呼,也不舍得抬头看看。

小心翼翼的走,很滑。

玄奘

历史与现代

不打算去不夜城,白天没有夜晚精彩。
夜晚的灯火一定很美,可惜又没有时间,我总是这样的默默自语着。

认真打扫

偶尔歇息

我伫立着,听风的响声,看游客的笑脸。

哈哈,很酷。
不是摆POSE-是摔了一大跤。

唐韵

总喜欢色彩鲜丽的身影,在雪中醒目的搭配。

向东走

认真执勤的保安

看这两位女游客的打扮,应该是出差顺便的吧。
行李箱还没来得及放下,就开始在雁塔尽情挥洒了。

看看自己的身影

很美的POSE

又一组雕塑,以前也拍过,那是夏季里一个晴朗的日子。

全景

前后搭配着拍

地上有一些仿古的石柱,很沧桑。

红色的亭子,总是在镜头里很抢眼。

喜欢这个倒影,可惜水面冻住了,只有部分的展现。

石灯

走上台阶,再看红亭。

经文柱

无主题

曲江春晓,原来春晓园的入口,现在是慈恩遗址公园,也是我拍摄的老据点。

长椅,镜头里的常客。

空荡荡的园子

在假山间行走,咯吱、咯吱的踩雪声显得很清晰。

赏雪景,顺便抽支烟歇一会。

红蓝身影

走入小径,寻找小景。

雪来了,腊梅含苞待放。

注视着,很久。

不屈服的枯叶,头顶坚韧。

终于看见红灯笼,这可是一路上都在寻找的。

也喜欢这右边的松,在雪中的意境与色彩。

这里的人更少,脚下的雪基本都是没有痕迹。

远处也是摄影爱好者,我在拍他们;过了一会,我又成了他们镜头里的色彩。

池塘,咖啡长廊,雪中的寂寥。

身边有小孩,正在给远处亭子上的父母拍照。
我做了协同,与小孩相互指点,呵呵。

粉衣少女,孤单的身影。

小桥,冰冻的流水,还有红色的身影,一切都很静,也很美。

雪中雁塔,身姿挺拔。

红叶,最美的色彩。

镜头里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

原先绿色的大草坪,此刻成了白茫茫的地毯。

佛像

佛-塔

暖阳

玩雪的父与子

练功的小和尚

线条之美

樱-春晓园,原先就是日本人投资兴建的。

出口的道路

描写慈恩春色的唐诗很多,可雪色呢?

北出口

离开这里,准备去戏曲广场看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