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青甘-28】玛曲,寻马

标签:
自驾青甘玛曲寻马黄河九曲僧人 |
分类: 游乐中国 |
这一刻,我的心被触动;这一时,我的心在激荡。
玛曲,寻马--讲述一个并没有结果的故事。
在“九曲第一桥”上赏完美景,我们打算到远处的草原上寻马,纵情奔驰、放歌原野。
从桥上向西驶离,往北的草原看着荒凉,向南则是一片茂盛。
试试吧,说不定有牧民家的马儿可以借来骑骑...
远处有高山,近处有草原,中间是牧民的简易房,旁边是高高经幡随风飘扬。
最初的想法是和牧民直接交谈借马,可走近了看却发现草原和路边之间都隔着一层一人高的铁丝网。
总不能翻进去找牧民吧,就算我轻功很好,但想想可能突然一跃而出的藏獒,还是就此打消了这个念头。
边走边看路标,是沿着这条路直走18公里。
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然去了,因为玛曲基本是本次自驾的最后一站,实在不想留下任何遗憾。
路过桑科草原时没有骑马,就是想留到玛曲去完成。
这条路,开了20分钟却始终未见一人一车。路对吗?我们开始怀疑起来。
我站在路边大声的喊,却没有任何回答,换来的只是不远处一只藏獒的狂吠。
云,依旧很美;可马儿,在哪里呢?
放眼四周,这大草原上空荡荡的,怎么连匹马也看不到。
哦,对了,突然想起来--好像现在的牧民都开始骑摩托放牧了。
一位牧民在帐篷外不知忙碌着什么,看了很久,喊了很久,她也没有抬头。
哎,您说这马怎么就这么难找呢。
他们停了下来,用腼腆的看着我。我问,怎样才能找到可以骑的马?他们听了几遍却也没有弄明白是什么意思。
哦,他们不懂汉语,我也不懂藏语。这玛曲是甘肃的最南面,我们遇见的人,会说汉语的没有几个。
到最后我有些急了,开始作出骑马的样子,。哈哈,他们又理解了,竟然以为我要骑摩托。
郁闷--最后的结果就是藏族小哥绝尘而去,只留下一路飞扬的灰尘。
按道理,我们也可以接着向前去寻找军马场。可看看脚下锐利的石子路,还是算了。万一轮胎被扎了,可就麻烦大了。掉头,去桥的北面看看吧。
远望着,九曲第一桥横跨黄河,壮观。
而星星点点的缀在草原上的那些牛、马,也让人更有了希望。
这时看远处的云,才叫一个绝。上面是大块浓密的,下面是小块造型的,中间是蓝蓝的天。
哎,这样的美景也只有在高原的大草原上看了。想想现在每天城市里看到的灰色天空,我都头疼。
你看,这甘南草原上的动物,明显的和前面路途(青海,甘北)看到的不一样:羊群很少见,牛多为黑色。
黑色的,吸热?不怕冷?可能吧,我自问自答。
在走近了看,有黑色的牦牛,也有深棕的马儿。
也罢,赏景吧,啦啦啦。
我盘腿坐在路边,将汽车音响打开,大声歌唱。
此正所谓--草原,牧,歌。
美丽的云彩变换着身姿,不断更新着舞台背景。
那匹沉默的枣红马哦,你怎么就不过来让我深情的看一看呢?
这里是玛曲的生态实验基地,再往北可能就是沙化比较严重的地方了。
那里肯定没有马,对吧?
那沙地犹如草原的一块伤疤,看着令人痛心。
饿了啊,真饿了,都下午2点了。
原先还设想着在草原上骑完马后,来一顿丰盛的藏族自助餐呢。
这下不是寻马,是找饭。
说时迟、那时快,想都不想就是敏锐的抬手“咔嚓”拍下。
一位红衣老僧人,默默地伫立在黄河桥头。他略略弯曲的背脊,让人感触岁月的流逝。
而抬起的头,远望的视线,又让人充满想象--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
“望”--这张照片,也是我此次青甘自驾最喜欢的十张照片之一。
过了吃饭的时间,各等饭店餐馆统一关门。哎,寻马难,吃饭也难。
没办法,只能再到草原上去找饭吃了。
若知后事如何,请看明日图文--玛曲藏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