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斗湘子庙

(2010-09-12 17:12:59)
标签:

拜斗

湘子庙

道教

韩湘子

香泉

--拜斗湘子庙
昨天,应道教朋友相邀,前往湘子庙拜斗。

在西安居住了这么久,只知道湘子庙街的位置,但对于湘子庙在哪里却一直不太清楚。

下午6点左右,驾车进南门。绕过城门内的转盘向西拐,穿过人流熙攘的湘子庙牌坊,又走数十米。

眼见前方道路分为左右,中间的平地上一处院落并朱红大门。朋友手一指,说--那就是湘子庙了。


--拜斗湘子庙  湘子庙

西安人,很多都去过德福巷,而这里是与南门的必经之路。

关注的太少,无数次经过,也没有在意。


--拜斗湘子庙  院内的人很少,只有几位游客在闲转。

从前到后地看了一遍,整个寺院不算很大。看看时间还早,于是随便地拍拍。


--拜斗湘子庙  香泉

据说泉水很甜,也是“湘泉”的别称。


--拜斗湘子庙  据传说,古代西安井水均为苦水。唐时,由“八水”引出的漕渠、清明渠、永安渠、龙首渠和黄渠等供城内和皇宫用水,街上有挑担拉车买卖“甜水”者。而韩湘子用其住处的井水做酒,顷刻间酿成了美酒。

“苦水”怎能酿美酒?一般人不相信,有所顾虑,欲饮不饮。故而,人们把韩湘子酿的酒叫“逡巡酒”。韩湘子见众人迟疑,信口吟道:“真酒无苦,真水无香,苦尽甘来,玉露琼浆”。吟罢,立即将酒倒入院中水井之内,井内立刻飘出一股酒香,令人馋涎欲滴。有人忙取桶打水试尝,并无酒味,入口却十分甘美、清热解渴、润肺和脾;洗头洗脸,清爽滑腻;用以洗身冲澡,体肤光洁润舒、嫩柔增色,自感体态轻盈。

世人将湘子住处之井称“香泉”,“香泉”即“湘泉”也。


--拜斗湘子庙  灵槐

湘子庙内有两棵槐树,枝繁叶茂,树冠如盖。2000年冬,天寒地冻,南边一株,槐花突生,成为一谜。

后,两棵树二次开花,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拜斗湘子庙  枯竹无声


--拜斗湘子庙  恬淡


--拜斗湘子庙  屋檐,落叶


--拜斗湘子庙  夕阳西下,将照壁映射成一片金黄。


--拜斗湘子庙  

参考上图,可知道拍摄位置。


--拜斗湘子庙  熠熠生辉的“福”


--拜斗湘子庙  香炉


--拜斗湘子庙  香炉上的龙


--拜斗湘子庙  狮子


--拜斗湘子庙  香灰


--拜斗湘子庙  老树,新竹

 

关于拜斗:

拜斗是道教独有之科仪,为世人对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与人的生死祸福有关。北斗星君掌消灾解厄,南斗星君掌延寿施福。故拜斗是一种为人消灾解厄、祈福延寿之科仪,亦称之为朝真礼斗。

关于湘子庙:

西安南门里有个湘子庙街。过湘子庙街的牌坊不远,就是湘子庙。
传说湘子庙是“八仙”中的韩湘子出家之地,创建于宋,现在湘子庙的格局是定于明代的。自明末到民国初,湘子庙一直香火鼎盛,后经战乱,其殿堂或被占或遭毁。湘子庙后院在民国时期被借用,解放后为清洁队办公处。1990年,碑林区有关人士提出修复湘子庙,经过十多年筹备,在碑林区政府的支持下,2005年5月1日,由八仙庵出资上百万元,开始修复湘子庙。这次修建是按湘子庙的原貌进行修复,全部用传统工法由砖木结构组成,力图表现出中国传统寺庙的建筑风格。寺庙占地2亩半,东西长88米,南北最宽处7米。寺院由寺庙区、南院和北院构成。其中寺庙区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由广场、山门、香泉、过殿(灵光殿)组成;后部分系大殿,即湘子殿。全国的湘子庙有十多处,西安的湘子庙是韩湘子出家之地。故而,历代以西安湘子庙为湘子文化的发源地。
据传韩湘子居其叔祖韩愈官邸内院,为修行修性,曾筑一地下密室,常居其内练功养性,后称湘子洞。因历史年久而少为人知。30年前“备战备荒”“深挖洞”的年代,人们在湘子庙内挖防空洞时,曾挖到一暗室,约6平方米,高近2米,人可直立。曾有人考之,疑为当年的湘子洞。现湘子庙地下仍有砖砌防空洞,极为坚固。主干道与分道及两处洞室,长70米,面积近百平方米,其中“湘子洞”仍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