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青甘-1】那些走过的路,让人回味

标签:
自驾青海甘南青海湖郎木寺 |
分类: 游乐中国 |
翻开日历,我的目光停留在8月20日。日期的上面,有醒目的红色标记--自驾青甘,启程。
壮美青海、秀美甘南--那六天,昼夜忘记了烦恼;那六天,整日里浸润在快乐之中;
那六天,至今让人回味。
8月20日晚,到达第一站-西宁。8月21日,游览塔尔寺与土族民族村。8月22日,清晨,驾车前往“日月山”。
到达日月山,不过清晨8点左右。刚一下车,就被刺骨的寒风撞了一下腰,急忙跑过去拍摄朝阳下的景色。只可惜景区还没有开门,只能隔着大门、垫着脚尖盲怕几张。我和看门的藏族大爷随口聊了几句,原来这时的温度才仅仅3度!呵呵,想想前两天我还在三十几度的西安冒汗呢。
路边的经幡,随风舞动;猎猎的声音在耳边划过,像是要阻挡风的力量。
很美的光线,心里却一片温暖。
吃过午饭,下午紧接着驱车开始环游青海湖。
在内地,开车防行人;在青海湖边的公路上,开车却要提防大队的羊群。很多次,我被这样的景象逗得哈哈大笑。同车的伙伴,一只接一只地给这些咩咩羊起名字,小黑、小白、小小白...
后来才知道,羊群过公路,在藏区真的很常见。不仅是羊群,还有大批的牦牛群。
壮观,有趣,其乐无穷。
我们是从青海湖的东面开始环游的,按照藏民的习惯,顺时针方向。
才走不多远,就看见这样的广而告之。据说,上面的这辆车是某次事故中的遗留物。效果果然很好,这一路,我们的车速也没上100。
哦,忘了说,在湖东面的公路上,还遇见了藏族的车匪路霸;后来听说,这才是环青海湖目前最大的隐患。
因为遇见修路,我们迫不得已走到路的边沿。才走到正道上,迎面就是几个藏族小伙子,他们身穿“道路维修”的制服,挥手示意靠边停车。根本就没怎么啊,这肯定是碰瓷的--驾车的伙伴小声说,咱们闯过去吧?
闯?你看看他们的手里是什么?我说。是石头!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一块大石头。你闯吧,结果就是车后窗被砸出几个大窟窿...“你打110吧,你打电话我就放你走”,藏族小伙子歪着头说。哎,旁边就是你们的车,我打电话,你砸玻璃;然后你走了,我去修车?还是算了吧。斗勇不行,就得斗智。十几分钟的嘴上功夫,好说歹说的,最后终于凭借优秀的公关能力和一包香烟的法力,我们算是化险为夷的通过了。
哎,您说这世道怎么了;都说藏族人民很淳朴,怎么也有这样的另类呢?--这是整个旅途中唯一的不愉快。
黑马河、茶卡盐湖--我们将笑声甩在身后,将美景纳入镜头。
临近下午5点,天空开始变色。阴沉沉的,突然间又是狂风大作,暴雨骤至。可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到鸟岛了。
夜宿鸟岛宾馆,恰逢附近的喇嘛庙召开一年一度的什么会议。好多的喇嘛从各地赶来,在宾馆的大堂讨论着明天的日程。兴许我的面相很慈悲,那位德高望重的活佛还给我摸顶祝福,喜得我一夜都是乐呵呵的。
鸟岛的晨,美妙的景。
从宾馆到鸟岛,还要18公里。我们慢慢地开车,欣赏沿途的美景。那赞叹声,在车厢里变着法儿传递。
高远的天空,快速移动的白云,平坦的大草原...您说,这景怎么就这么美呢?
随着一辆车进入景区后,我们被红袖章挥手拦下--难道又“违章”了?
呵呵,原来我们来得太早,前面那辆车是景区的办公车。咱还能跟着进去办公啊,不被拦下才怪呢。
好了,下车休整,大口呼吸着高原爽朗的空气。啊,很想抒情的来一首诗,可惜肚里没词,呵呵。
木制的,走在上面咯吱咯吱,诗意的清晨。
游人很少,恰恰能不受打扰的享受眼前的一切。
我跑来跑去,变换着不同角度拍摄。幸亏是数码,若是胶片,那肯定又是几卷了。
真得有些担心,担心镜头里不能完全记录这景色。
三步一回头,五步一驻足,就这样走走停停的;再一抬头,哎,我的那些同伴早都找不到踪影了。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天气变得越来越好。
通透啊,晴朗啊,湛蓝啊,都没词形容了。
我也在跑呢,跑得欢快,唱的响亮。
虽说,鸟岛观鸟的最佳时间是5月;可8月,这里的色彩却如此丰富,又怎能说不是最好的季节?
别了,鸟岛,明年的五月我们再见。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王洛宾的这一曲,唱红了青海湖东侧的金银滩。
如此浪漫的地方,当然不能错过。
就在车上观景吧,对于美丽的大草原,我们已经开始期待甘南的那一片风景。
环湖大半周,用了整一天的时间。顺道,又去了中国第一个核弹的研制基地,海西。
当晚回到兰州,顺着黄河边开车,欣赏兰州夜色。
大铁桥,恰似一条长龙;没拍,我已经审美疲劳了,我还在回味那蓝色的天,绿色的草。
光秃秃的山体,告知我们距离甘南还很远。
与号称“中国麦加”的临夏,擦肩而过。按照计划,我们要争取早些赶到拉卜楞寺。
你看这颇有宗教色彩的路界,就知道甘南已经近在咫尺。
山势不再陡峭,绿色渐渐浓郁。
出乎意料的,这路的状况却越来越好了。整个甘南的路况,都好的出奇。
不敢多停留,下一站,必须在夜晚到来之际到达最远的郎木寺。
渐入佳境了,甘南的美景又是另一番的魅力。
绿色的、舒缓的草坡,夹杂着金黄的青稞,牛羊满山跑,画卷!
一次次的叫停,下车拍;这景,怎么就看不烦呢。
几十分钟,见不到车辆;只有羊群、牛群,偶尔让路不再孤单。
再往前,就是与四川交界的郎木镇了。
下午6点,抵达郎木镇。
住,鼎鼎大名的萨娜宾馆;食,鼎鼎大名的阿里餐厅。
青稞酒一瓶,微醉;藏调小曲,浅声吟唱。当空明月下行走在镇中的小街,惬意。
海拔4000米,人很兴奋,风很凉。
郎木寺,雾气缭绕。
我们攀登镇后面的山,又与藏族同袍一起在寺中转动经轮。
被感动着,一种信仰,随同诵经的声音,传递到遥远的天边。
海拔4400米,空中有鹰盘旋着,时不时的俯冲,瞬间消失了踪影。
据说那里的草原,很梦幻;据说那里的马儿,很英俊。
山路弯弯,一个盘旋,就是一道风景。
看了路边的告示,是要修建公路(合作=玛曲)。代价就是植被破坏,很惨。
不修路,藏民就会受穷;修路,就会损坏原始的地貌。
双刃剑,不得已的做法。
换一种说法,甘南还是要早去。晚了,恐怕就是常见的水泥公路。
又想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公路,让草原很悲伤。
过桥,就是最纯正、最淳朴的玛曲藏区了。我曾问路边的时尚藏民青年,哪里能骑马,然而回答却总是摇头。
尽管我已经努力做出骑马的姿态,对方仍不能明白我的意思。
哦,他们不懂汉语;尽管,他们很时尚地骑着摩托车。
其实,我们在路上也曾试着找到草原的藏民,但是双方互不明白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
路上的石子很尖锐,我们很担心轮胎的承受力,最后不得已原路返回。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不能骑马了,遗憾!

一路的下坡,经过的大车均是快速的闪过。
我们正说着安全第一,没想到前方就发生了事故。
当机立断,将车开到路边的坡上,再想办法通过。
否则,车子一多,想走都没法子。
盘旋的路,山间的腰带。
当我们驶出几十米后再一看,路已经被彻底的堵死了。
因为,我看到还有几辆前往舟曲的救灾车辆困在其中。
26日,游览刘家峡水库及炳灵寺。
下午5点,送老婆去机场;晚10点,驾车回西安;26日,晨8点,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