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雨迷蒙游雁塔

(2010-07-26 10:51:18)
标签:

小雁塔

荐福寺

长安八景

雁塔晨钟

分类: 游乐中国

细雨迷蒙游雁塔
此“雁塔”乃“小雁塔”,非“大雁塔”也。

大雁塔,大名鼎鼎,国内外皆知,去过的人也很多;小雁塔,名气较小,知道的人不多,去过的人更少。

实话实说,这一次也是我自小学时去过一次后的第二次。

上周六的时间,细雨迷蒙,独自前往小雁塔...

(上图,颇有些大理三塔的模样吧)


细雨迷蒙游雁塔 到达小雁塔,时间还很早。

整个园区内见不到几个游人,粗略的看了一下,外国游客占了多数。

细细的雨丝飘在脸上,很惬意的感觉。慢慢地边走边看,用相机记录身边的美景。

在鸟语花香中,感受来自大唐的那份逝去的辉煌...

 

细雨迷蒙游雁塔

西安的小雁塔和大雁塔并列中国十大塔楼之首,是具有超过1300年历史的珍贵遗迹,是中国佛教文化发源和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文明善于吸取他国先进文化的象征。


细雨迷蒙游雁塔

小雁塔的特点是塔形玲珑秀丽,属于密檐式砖结构建筑。

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愈上愈促,全部轮廓呈现出娇媚舒畅的锥形形状,造型优美,比例均匀。


细雨迷蒙游雁塔
在漫长的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

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

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

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


细雨迷蒙游雁塔
走到小雁塔下,亲自感受他的巍峨。

默默地,看那一砖一瓦的沧桑,听那钟鸣后隐隐道来的多少故事。

此时,有水滴飞到了镜头上。


细雨迷蒙游雁塔
我没登塔,准备环塔一周后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

近景,只能仰视。


细雨迷蒙游雁塔 小雁塔景区很大,塔身周边配套的建筑、花园也很多。

诺大的园林,在雨意的滋润下显得很安静、很养眼。


细雨迷蒙游雁塔
雨大了,于是躲到屋檐下。

垂下的枝叶,此时成了最好的前景。


细雨迷蒙游雁塔  竹林,小径。


细雨迷蒙游雁塔 穿过小径,来到另一处院落。那一侧的房内,正有“户县农民画展”。

我只在门外看看,那些悬挂在屋檐下的画,足够欣赏。


细雨迷蒙游雁塔 又见拴马桩,西安的景区内,太多。

不过这一处的造型,却很独特;您看看,很宗教。


细雨迷蒙游雁塔 这个地方,值得怀念。因为,我摔了一跤。

地面的苔藓很厚,咱光看上面了,却不曾留意地面的湿滑。


细雨迷蒙游雁塔 很多这样的碑石,记录历史的典故。

旁边的古柏,也是千年留下的古迹;哪一棵树下,又曾有老僧的经声?


细雨迷蒙游雁塔 接着向南走,绕过大殿,来到宽阔的前院。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前殿-大雄宝殿。

细雨迷蒙游雁塔  目光穿越楼台,后面又见楼台。

(此处,逗留20分钟拍摄藤叶,详情见周三篇--“锈叶”)

细雨迷蒙游雁塔
这个视角,依我看来很像曾经拍过的那张临潼华清池的望月楼。

哦,对了,它们都曾是唐朝的建筑。


细雨迷蒙游雁塔 屋檐上,一簇簇的狗尾草在雨丝下蓬勃生长,左右摇摆。

这一景,很有“城春草木深”的意境。


细雨迷蒙游雁塔 石桌,石凳。

累了,歇一歇。


细雨迷蒙游雁塔 年轻的老外情侣,躲在很远的屋檐下私语。

呵呵,很有趣;换镜头,抓拍

--我在想,如果某时我在欧洲的某处古老城堡的某处角落私语,老外看了会不会笑。


细雨迷蒙游雁塔 雁塔晨钟,长安八景。

现如今成了店家赚钱的道具,十元一次。

(在此处休息,买了一瓶可乐,5元;给10元,没零钱找,让敲钟一次替代)

细雨迷蒙游雁塔 许愿的卡片,敲钟一次后免费送一张。

上前仔细的看了,还有很多老外的留言。

细雨迷蒙游雁塔 据说这里是库房,这么多的石雕在雨中随意丢放。

您看到那把拖布了吗?够雷人。

细雨迷蒙游雁塔 快到路的尽头,雨也渐渐小了。

掏出纸巾擦拭相机,这一路的雨中拍,够辛苦。

 

细雨迷蒙游雁塔

有小孩子的笑声传来,他们追逐打闹着。

呵呵,此时太阳也露出了可爱的笑脸。

 

在小雁塔的四次对话:

1、门卫处--失败的对话

印象里,小雁塔景区是免费的。早九点,到了景区大门口,果然见大门洞开,于是欣欣然进入。不曾想,步行5分钟后见里面还有一道门,几个歪帽子警卫把守着。他们说,你的票呢(此处,请博友试着用陕西方言讲,效果最好)。我说,不是免票吗?他们说,免票也要票,你去大门口拿身份证换票去。糟糕,没想到这个细节啊,早上出来竟然没带身份证。于是再三请求,怎奈对方始终冷眼相对,捎带恶语相加(此处,省略1000字描述各种解释及请求)。如果回家取,再加上往返的时间,那还不到了中午?也罢,看你们的样子,我也懒得再说。

2、售票处--成功的对话

从门卫处原路返回,心中灵机一动,再到售票处试试吧。售票的是位中年女性。这一次我换了方法,主动交代。我说,大姐,我真的没带身份证,您能让我进去吗?您看,现在人也不多,何况又是下雨,若是回家拿就太耽误时间了?说完,我装作无意把手里的相机晃了一下(幸亏D40看起来还挺大的)。大姐说,哦,你是干啥的?你真的是西安的?我说,是啊,我就是XX路的啊;我啊,我是拍照搞宣传的(没撒谎吧,拍图片给博友看,不也是一种宣传?)。那大姐听罢,有些犹豫,目光开始闪烁。我猜她在想--如果违反规定让我进去,后果会怎样。于是,加把劲我接着说...(此处,省略500字描述各种解释及请求)。最后的结果就是,成功拿到门票一张。

3、登塔处--失败的对话

到了小雁塔底下,跟随前面的几位老外,准备一起登塔。前脚刚迈进门槛,就被一老汉大声喝住--站住,干啥的,你的票!我把手里的票拿给他看,他说:你的票不行,免费的票不能登塔,30元重新买票。我说,那几个外国人不都上去了?老汉说,他们的票100元,都包含了。我说---(和前面的差不多了,总之是解释;此处,省略1000字描述各种解释及请求)。结果是,老汉说:不要再说了,赶紧出去!哈哈,我就是不上去,您也别生气啊。正在我准备转身出去时,老汉手里的电话响了。我在旁边听了下,大概就是有人要走后门,让他免费放行。老汉挂了电话,诡异的看着我。我却不看他,站在门口看外面。果不然,不一会就有几个人说说笑笑走来。他们路过老汉时,看都没看一眼就径直上塔了。我再看老汉,他却不敢看我。哼哼,怎么脸都红了啊。

4、大门处--成功的对话

下午四点,开始向外走。拍了一天,很辛苦--眼睛花了,胳膊酸了,手也有些发抖了,哈哈。等我走到景区大门口时,发现那两扇朱红大门已经关闭了,一个年轻男子正在门缝内对外说话。见我走来,他将门打开,然后又迅速关闭。一出来,才看见原来有两名头发花白的国外夫妇正在门外透着门缝向内看看。路过他们,我脑子里却在迅速的想:他们一定很想进去看看,他们一定是来晚了,他们明天说不定就离开西安了(也许是中国),如果没看到小雁塔他们一定会很遗憾,他们说不定这辈子也不会有机会再来中国了;以后,我到国外说不定也有这样的遭遇...我能帮助他们什么呢?才走出五步,我立刻毫不犹豫地回转身,向外国友人走去(此处省略蹩脚英语数十句;大概的意思是,请不要着急,让我帮你们试试,看能否进去...)然后,在老外期待的眼神中,我使劲的敲门,待年轻男子走过来时又开始辛苦的劝说(此处省略若干句,意思是--人都有难处,你就让他们进去吧,都是从国外来的,多不容易;反正里面的人也不多了,他们进去也就是走马观花的看看;再晚些,你让他们多待着,他们也不敢啊...)最后的结果是,大门打开,放行!临走前,老外夫妇再三回头“THANK YOU”个不停,那个年轻男子也很高兴,我呢--WELCOME TO CHINA AND SAY BYE-BYE。

 

关于小雁塔:

小雁塔正式称谓应为“荐福寺佛塔”,位于荐福寺内。塔形秀丽,被认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  

小雁塔始建于公元707年(唐代景龙年间),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砖塔。小雁塔与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是唐代长安城保留至今的两处标志性建筑。小雁塔与大雁塔相距三公里。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

小雁塔规模虽不及大雁塔宏大,但环境清幽,风景优美。“雁塔晨钟”是清代“关中八景”之一。现今小雁塔是西安市著名古迹,现位于西安博物院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