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2010-01-05 15:49:30)
标签:

杜甫草堂

成都

春意

分类: 游乐中国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从南门进入,眼前是一条长长的竹荫路。

虽是冬季,仍可见两边翠竹掩映,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这竹很高,直挺着身姿,茂密的绿成一大片。

而直到最高处,才不舍的低下头,向路上俯瞰着。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路边没有找到明显的标示,于是边走边看,毫无目的。

转了十余分钟,终于看到草堂遗址。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杜甫曾在诗中写到--“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

这里就是诗中提到的居住地,成都草堂。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杜甫在草堂内的书房

杜甫在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四首(其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765年,杜甫只得携家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九十年代,草堂重建。

成为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园内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房屋周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

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绕过茅屋,继续向后走。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一路的树荫,一路的畅意。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这里是遗址博物馆,是发掘出来的唐代生活痕迹。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北门的斜对面,一处水声潺潺的湖。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湖面的长堤,延伸着。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休息,短暂的停歇。

头顶的树上,一颗颗小果子红艳艳的喜人。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春意,在成都的第一天不经意地映入眼帘。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于此时的居所。

现在的草堂是梅园和草堂寺(梵安寺)合并而成的,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馆内珍藏有各种历史资料3万余册,2000余件珍贵文物,是有关杜甫生平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开放时间:7:00~20:00,门票:30元/人 。


成都行,第一日-杜甫草堂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