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同里”的巷、桥、船、园-4-鸬鹚捕鱼

标签:
鸬鹚捕鱼同里江南水乡桥船园荷花 |
分类: 游乐中国 |
今天,我们讲一讲“鸬鹚捕鱼”的故事。
看“鸬鹚捕鱼”的表演,马上开始了。
捕鱼一般安排在上午或中午鸬鹚空腹的时候,这个时候鸬鹚的积极性最高。
那个头戴红花点缀黑头巾的渔妇,先用船桨把原先站在船沿两侧的鸬鹚赶下水,然后熟练地用竹篙把船撑开,在河面上逐渐拉成一个大圆。
“啊、啊”,“呜噜噜”,“哈!哈!”...渔妇大声地呼喝,给鸬鹚发出捕鱼的指令。
这个时候,听到指令的鸬鹚们便扇动着翅膀,扑通一声一个猛子扎进水里,顷刻间消失,把水面激起一阵涟漪。有几只鸬鹚偷懒,赖在水面上不肯下去“工作”,那渔妇就会伸长竹篙“啪、啪”地敲击水面,驱赶它们劳动。
随着那几只黝黑的鸬鹚遁入水面,所有人屏住了呼吸,周围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连那渔妇此时也不做任何动作,只专注的看着水面。
也有懒惰的鸬鹚,不肯劳动,偷偷的空着嘴将头露出水面。
于是,渔妇有节奏地敲打木船的两侧和抽打水面,随着敲打声越来越响,鸬鹚再次钻进水底。
等待,等待鸬鹚...
鱼儿甩动着尾巴,极力挣脱,可鸬鹚的嘴就像一个钢钳,纹丝不动的死死叼着。它们跃出水面,飞回到船沿上立着,双脚移动、不停的拍打着翅膀,似乎再向主人炫耀着自己的功劳。
也有懒惰的,游在水中不肯上来。
怎么办呢?但见那渔妇手握长长的竹篙,准确的在鸬鹚身上只轻轻地一点。
哈哈,那些鸬鹚就乖乖的听话了,忙不迭地回到主人身边。
等着鸬鹚在船边站好,渔妇就会眼疾手快地抓住它脖子拎上来,在喉囊处那么一捏,一条条鱼儿就从鱼鹰嘴巴里被挤了出来。
那么?鸬鹚怎么会不吃鱼呢?鸬鹚难道不馋吗?
按照渔民的经验,鸬鹚在正式捕鱼前总要先饿上一阵,这样有助于它更卖力地干活。而为防止它们捉到鱼就吃下肚,渔民们就在他们的脖颈上系上细绳,这样鸬鹚叼到了鱼就只能暂存在喉下而进不到肚里。
有些残酷是吗?
有趣的是,这圈细绳只能防止鱼鹰吃大鱼,一些较小的鱼它还是可以吞下去的。于是,当有些调皮的鱼鹰抓一两条鱼就开始怠工,到处游开自顾自玩耍时,渔民就会从找出事先备好的小鱼,“呜噜噜”地把开小差的鸬鹚逗回来,然后用竹篙拍打击水面,鞭策它们好好工作。对于一些表现良好捕鱼有功的鸬鹚,渔民也会给两三条小鱼作为奖励,并用竹篙把它们挑出水面放回船沿,让其稍事休息再跃入水中开始新一轮渔猎。
而这些受到抚摸和表扬的鸬鹚,往往会骄傲的张大嘴,左右摇摆着身体。
渔妇满意的清点着鱼儿,最后解开鸬鹚脖子上的绳套,挑了些小鱼喂鸬鹚,累了半天的鸬鹚兴奋的扇动着翅膀,嘴里发出“咕咕”的声响...
上周日,按照计划一大早赶到城西的莲湖公园拍摄荷花。
结果很满意,先放几张看看,等“同里”的写完再完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