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2009-05-16 22:37:11)
标签:

云台山

潭瀑峡

美景

瀑布

溪流

分类: 游乐中国

在云台山风景画廊里,潭瀑峡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飞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观,故得雅号:“小寨沟”。

潭瀑峡峭壁耸翠,基岩裸体。山沟西面,竞秀峰参差俏丽,峰群一字排列,峰峰直立,争奇斗异。在曲曲弯弯的沟槽内,潆洄着一条会唱歌、会跳舞的溪水。这条能歌善舞的溪水叫小龙溪。它的溪床,由一层层高低不一、色彩有别、宽窄不同、曲折有致、形态各异的自然山石台阶所组成。小龙溪则像一队美丽的歌舞明星,以层层台阶作舞台载歌载舞,翩翩历阶而下,在每个石阶舞台上,表演出精彩的节目,奉献出妙不可言的美景...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1、潭瀑峡

承蒙大自然造化的神奇,沿着潭瀑峡逆水而行,有如游仙。

步步引人入胜,层层美景不穷,演奏出一道道美好的山水乐章。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2、迎宾第一瀑

 碧波荡漾,或为溪布,或分水涓涓细流,或汇合湍湍激流,或倾泻、或跌落成为银光闪闪的瀑布,瀑下积水,成为彩潭---色泽悦目,清音悦耳。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3、渡仙潭

水深流静,以幽感人,以静悦宾,水剔透如玉,绿如翡翠。

传说此潭有普渡众生之功能,饮此水人可成仙,呵呵。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4、翡翠潭

水深不可测,碧如翡翠。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5、情人瀑

群瀑自高岩跌落,瀑分三层,每个断层都有两条瀑布相吸相融流入一个潭里,如情人耳鬓丝磨,窃窃私语。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6、山谷气温较低,尽管是五月,清晨依旧凉爽宜人。

神清气爽,游意浓得不得了。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7、金龙卧波

 银光闪闪,自由跌落的瀑布即为“银龙瀑”。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8、金龙潭

瀑下深渊乃为“金龙潭”,右边的石头像龙头吗?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9、河水潺潺,瀑布悠悠。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10、丫字瀑

 瀑高十余米,瀑下潭深五、六米。

瀑水激荡,挂在两层山阶上,呈丫字形。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11、丫字瀑

 丫字瀑下,一汪碧水。水色湛蓝,水面宽阔。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12、丫字瀑

岩边,灌木丛生,怪石嶙峋。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13、丫字瀑

两股水流汇合为一,从十多米的高处泻下,落入池潭中,甚为壮观。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14、丫字瀑

潭瀑峡第一胜景,请欣赏。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15、透过树木间隙,看瀑布。

瀑水缠绕巨石、绿树在潺潺流动,时不时形成一个个玲珑夺目的碧潭。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16、淡绿的潭水清澈见底,似碧玉,镶嵌于岩石之间。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17、清漪池

池水之下有条深沟,将池水分为三部分,每部分水深不一,水色艳美无比。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18、回眸,惊艳一瞥。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19、潭水清清,颇有纵深跃入的欲望。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20、点将台

传说,是当年李世民点将收兵之处。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21、水帘洞

天然洞穴,洞顶为水草石檐,石檐上挂有一条高七八米的珠帘。

水珠条条线线,如晶莹剔透的珍珠从洞顶垂下。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22、随处一走,都是美景。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23、碧玉潭,不老泉。

碧玉潭潭水碧绿,水清色美,宛如一块碧玉嵌在峡谷之中。

潭背面石阶上有一漏斗,内有暗流潜出,常年流水不止,其中有眼泉水从离地一米高出喷礴而出,此乃不老泉。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24、试剑石

传说唐王李世民在讨伐刘武周时,竹林七贤之一向秀的后代向李世民献宝剑,名曰:嵇康剑。

李世民执此剑朝此青石连劈两下,至此石上仍留有剑痕。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25、坐井观天

一幅绝壁,在山谷的尽头形成一个“U”型谷。

三面环山,一面敞口。四周除山崖外,只剩头顶蓝天。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26、彩蝶溪水

 水流从两块巨石的中间流淌下来,非常形象的一只展翅蝴蝶,赞叹神奇的大自然造就如此景观。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27、龙凤壁

以山为卷,以水为墨,自然天成的龙凤呈祥图。

 

五一游云台山-4-潭瀑峡

28、吸取昨天到红石峡的教训,我们一大早就赶去潭瀑峡。

从潭瀑峡出来,才不到9点,这时大部分游人才陆续到达。

看看人群,可以想象,过一会又是“人满为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