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玉龙雪山丽江坐缆车云南杂谈 |
分类: 游乐中国 |
正文之前先说点闲话,反正现在大脑兴奋睡不着。
五分钟之前,刚在网上看完“团长”。一群被“抛弃”的可怜人,坚守阵地三十八天,在被营救之前弹尽粮绝、陷入绝望,以团长为首的“烦了”、“不辣”、“迷龙”、“阿译”等也是各自伤感;“死啦死啦”一反以往的嬉笑怒骂之形象,潸然泪下...为了什么?生命即将落幕还是顿感人生沉浮?也许,还有更多...
“团长”开播一来,直到现在,评论纷纷,褒贬不一。有的说不尊重史实,有的讲有多少穿帮,有的骂表演太过做做...其实,依我看来,大可不必。这就是一部电视剧,娱乐也罢、追忆也好,作为后来人(不是后来的当事人,是后来的观众)又何必对于此斤斤计较呢?要看事实,不妨去读历史书吧...
画面精彩,人物传神,细节突出,情感丰富---这是我的观后感。
无论如何,“团长”足够精彩,是一部足够有血有肉的战争大片。试问一下,国内战争题材的电视剧,谁有如此的大手笔呢?若论思想、论内涵,谁又能否认--当炮弹无情爆炸的瞬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内心没有被赤裸裸的曝晒在阳光之下呢?
这就足够了,“团长”--看懂的人自然说好,比如我...
哎,这一说怎么就停不下来了,游记都快变成影评了。
好了,开始正文吧。
上回书说到“等一会,我就要坐缆车观雪山了”...(以下图片,除1外均拍于缆车)
太阳很暖,并不刺眼;天也很蓝,却有些炫目。
雪山依旧高傲,在静默中接受我的敬意。
原木搭建的候车室被阳光渲染上一层金色的光芒,雪松直立着,将长长的身影抛在屋顶。
现在又是在缆车上,我心境荡漾,手舞足蹈,也不能言语
--因为壮观,我只剩下惊呆...
缆车徐徐上升,玉龙雪山的雄伟身姿终于愈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缆车观玉龙,秀美、神奇。
说来笑话,自幼生长在北方,第一次见雪山却是在此时的丽江。
而此时的玉龙雪山,又如同烙印一般将雪山的传奇深深的烙在心间。
一簇一簇,洁白的;一朵一朵,轻柔的。
她们变换着身姿,却始终与雪山不离不弃。
我在猜想,她们一定是玉龙雪山派出的天使,是来迎接我们的吧。
缆车每升高一米,都能看到她不一样的神情。
山坡上的松树,在身边走过,身手就可触及苍绿的枝叶。
就把这些枝叶当作雪山的裙裾吧,俯首裙下或许能体现我的崇拜之心。
山峰林立,如同刀削;坡陡崖险,层次分明。
--这是岁月的痕迹,这是成长的写照。
不及我转向镜头,已悄然离去。
对了,玉龙雪山总是这样--她总是将美丽留给世人,而将沧桑埋在心底。
--当又一棵松树走进镜头,我再一次坠入惊叹的谷底。
无语,好一幅绝世丹青!
听,我甚至能感觉到她的轻微呼吸。
第一次亲密接触
--现在,我,已不能自拔。
看这幅图,突然想起了博友“蓝色海洋”不久前的图文。
呵呵,对面的哪一座山坡留下了海洋的足迹呢?
我有些糊涂,这一幕景象究竟谁是主角?
雪山?白云?
哦,对了,除去我这位客人,她们都是主人啊。
蓝天、雪山、绿树、白云--最和谐的搭配。
我呢,挥一挥衣袖,带不走一片云彩。
有风吹来,将我从幻想的空间一把拽回。
对于雪山,留给我们的将永远是神秘与崇敬。
今夜,我将与你同眠...
坐在缆车看玉龙雪山
---我问自己:美啊美,什么是美...
(此文--雪山,献给热爱山的“蓝色海洋”;白云,献给挚爱云的“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