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一温州、杭州游-洞头-16

(2008-10-22 22:08:29)
标签:

五马坊

城市

印象

温州

分类: 游乐中国

十六、五马街

 

没到温州之前,关于这个城市只是“鞋子、电器”等之类的印象。

 

到了温州之后,才知道所谓发达,在温州并不仅仅限制于城市;在这里的农村,同样可以看到繁荣与富裕。

 

我的朋友,家在农村。

这里所谓的农村,并不是北方那种意义上的概念。因为在这里,基本没有人种田或是从事农业劳动。绝大多数的家里,年轻人都在外经商或是打工。而父母呢,则安居家中、尽享天伦之乐。很多年轻人在十七、八岁的时候便会跟随村里的长辈外出,部分有能耐的涉足商业,后来慢慢成为小老板。我的朋友就是这样,外出拼打10年,现在家里盖了三幢楼,SUV也开得生猛。

 

我们住的酒店楼下,每逢经过都会引起大家的驻足瞩目。因为每次都会看见好几辆崭新的保时捷或是法拉利跑车耀武扬威的排列在那里。村子里也基本类似,很多人家的院子门口都停着很不错的车辆。宝马是这里的时尚之选,差一点的车子干脆不在门口停,只能悄悄地隐藏在庭院深处。

 

这一切,让从西安来的我们看了也自觉惭愧。

只能叹一声:服了。

随之拂袖而去...

 

温州市区看起来倒没有太多的繁华。

只是每晚经过大街时,你可以从街巷里隐约闪现的霓虹灯彩看出繁华其中的端倪所在。不能说温州时尚,也不能说温州现代,对于温州我只能说--富裕。就像突然富起来的那些人一样,时间太短、以至于人们还没有或是不能让自己的思想和素质得到同样的提高和升华。

 

温州,也许等到真正的沸腾还需耐心的等待一段日子...

 

十一温州、杭州游-洞头-16

 站在街头的过街天桥,看最繁华的街道。

 

十一温州、杭州游-洞头-16

 中山公园门口。

印象里,很多城市都有“中山公园”,但最美的莫过于大连的。

 

十一温州、杭州游-洞头-16

 同很多南方城市一样,在街头经常会看到推着小车叫卖水果的小贩。

 

十一温州、杭州游-洞头-16

 这就是温州最有名气的步行购物街--五马街了。

十一节假,各路人马一并汇集。

多了热闹,少了购物的心情。

 

十一温州、杭州游-洞头-16

 张灯结彩的,挺好看。

街道两边除了耐克、阿迪,剩下的绝大多数是温州本地产品的商店。

当然,也有阿玛尼之类,问问价格--大都万元以上---不知道真假。

街区很像改造前西安的骡马市,只是商业气息更浓烈罢了。

 

十一温州、杭州游-洞头-16

五马街头的雕塑。

 

关于五马街:

 

    五马街,古称五马坊,是温州市区最著名的一条商业街。2006年进行彻底的翻新,并保留了原来的风貌。相传东晋“书圣”王羲之任永嘉郡太守时始有五马坊。明嘉靖《温州府志》载:“王羲之,山阴人,为永嘉郡守,出乘五马,老幼仰慕,为立五马坊”。清光绪《永嘉县志》亦载:“王羲之守永嘉,庭列五马,绣鞍金勒,出则控之,故今有五马坊”。唐宋以来,“五马坊”之名沿袭不变。宋哲宗时,杨蟠知温州,于城中置三十六坊,内即有五马坊。至清代,将坊改为街巷,五马坊也改名五马街;同时一分为二,一条称五马直街,即郡治前或谯楼前南北纵向的街道。民国时期已改称公安路。另一条称五马横街,即现在东西横贯的五马街。但王羲之任永嘉郡守一事,并无确凿史料可考;因此对五马坊的由来,又有两说:一说王羲之曾任会嵇(今绍兴)内史,性喜游览山水;他去官后,遍游东、中诸郡,所以其“游骑”也到过永嘉。永邑人为纪念这位名士,乃立五马坊。另一说认为五马妨根本不是由王羲之而来,却是“谢灵运为永嘉太守,以五马自随,立五马坊”(见洪庆商《韩文之正》)。

    总之,“五马坊”不管是由王或谢而立,其起源已久,且与太守使用五马有关,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五马街的传说:

    很久以前,温州五马街不是叫五马街,也不晓得叫什么。住在四圈的老百姓,每日夜里都听见一阵阵"得得得"马跑过的声音。开门一看,又不见马的影子。

    那时候,这条街上住着一个打草鞋的老人。老人屋外有一块石头。每日打草鞋时节,他把草放在这块石头上慢慢捶软。石头是青色的,因为捶得长久了,光溜溜,也蛮好看。

    一日,有个人看见这块石头,就去对老人说:"老伯,你这块石头卖给我吧,我给你五两银子!"老人听了有些奇怪,摇摇头:"我不卖,这块石头是我捶了好多年,捶熟了,舍不得卖。好多看热闹的人都觉得这人要花很多的银子买一块石头,实在奇怪。 那人走了。老人不放心,怕石头被人偷去了,就把石头搬到屋里来。过了三日三夜,那个客人又来了。他带来更多的银子,想请老人将石头卖给他。那客人一看石头没有了,很着急,赶紧问老人。老人告诉他,已经搬到屋里来了。"几日了?"那客人慌张地问。"三日三夜。"老人说。"唉!"那客人叹了一口气,说:"现在你就送给我,我也不要了。我是采宝客。我看到你这块石头上有五匹马,石头放在外面,马日日有露水喝,又吃了你日日捶的草,所以长得活泼健壮。现在你把石头搬到屋里,五匹马没有露水喝,一定都渴死了。" 说着,那采宝客就把石头一翻,果真石头上有五匹马的影子,只是不动了。听的人都为老人叹可惜,说他运气不好。老人呢,一点不在乎。他说:"以前我不晓得它是宝贝,但我把它当做宝贝。现在这五匹马不动了,我捶还是照样便当,还象宝贝嘛!" 以后老人照旧勤勤恳恳打草鞋卖,照旧用这块石头捶草,一直到死。老人死后,大家叫老人住的这条街为五马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