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沈厅正厅门楼厅堂沈万三周庄杂谈 |
分类: 游乐中国 |
古宅的半数以上是明清之际所建。据称,周庄有近百余幢古宅,60余座砖雕门楼,的确保存了明清以来水乡的神韵。难怪有人说,“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这些原是大户人家的老房子真的很漂亮,与西方的高楼大厦完全是两个世界。走进这里,你可以想象,想像旧时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细枝末节,他们的最最日常的生活。
来周庄一定要看“沈厅”。
由镇中“贞丰泽国”牌楼往南走,过青龙桥,再沿河而行,走至富安桥,在桥的东南就能看到沈厅。
沈厅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清末改名为“松茂堂”,坐东朝西,临河跨街计有七进,有五个门楼,整个宅院熔苏、徽工匠手艺于一炉。
沈厅前为水墙门(河埠),靠街的墙门楼上悬有“沈厅”的匾额,进门再过茶厅,便是正厅“松茂堂”,为两坡硬山式,前后均有廊,并设花格长廊。正中堂额白底黑字,为清末状元张春手书,家具为晚清样式,风格浑厚。厅后为大堂楼,慕名而来的游人在这儿就能看到富于传奇色彩的沈万三的彩塑。导游说:看到沈万三手捧金元宝了吧,一定要与之合影留念啊,这样可以借财气;于是很多游人便争先恐后的拍照,将原本清净的厅堂顿时闹得喧嚣起来。
沈厅,这里曾安顿过富可敌国的江南财神。
这样古老的房子,里面一定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行走厅堂,你会在脑海里幻想一幅又一幅有关周庄的故事。
走着,想着,和故事里的人物一起感叹着...
正厅两边的楼上有两个了望窗,据说是妇女们因为不好上正厅迎客,而让她们在这里看看过把瘾的。
那么你就又可以想象,什么看女婿、看姑爷一类的事也就在这里进行的了。
仔细看骑边的楼梯上,说不定还有小姐的滴滴泪痕呢。
据说当年沈家人一大早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家人排队到这里。
干什么呢?就是摸摸这里的转运球。
坏运变好运,好运还会变得更好---我也摸了,两只手:)
靠近前厅大门左侧,有现代的铜质浮雕。
上面详细的描述了沈万三从发迹到落寞的传奇一生。
现在看到的故事是朱元璋强迫沈万三交出聚宝盆...
在万恶的旧社会,社会地位较低的仆人等就是从这里往来厅堂的。
窄窄的小道,昏黄的油灯...
---还有弯曲的驼背、咳咳的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