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麦客麦秸茂陵石雕经学家班昭兴平 |
分类: 人生百态 |
金黄的麦地从眼前一晃而过
二、土
昨天,再一次去兴平--签署合同。
车窗外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金灿灿的麦地变成了焦黑的一片,不时有浓黑的烟雾从地头田间升起,仿佛激战后的战场--那是农民伯伯收割后在焚烧地表剩余的麦秸。按照常规,这些麦秸是应该被拖拉机用铁犁翻到土里、最终化作肥料的。
根据我个人的认识,焚烧麦秸至少有三点坏处:1、破坏土壤结构;2、污染大气环境;3、容易导致火灾。
也许那些农民大叔敢于致政府的三令五申于不顾而偷偷焚烧麦秸,可能是图一时之轻快的原因,殊不知这样一来反而会给自己今后的耕种带来更大的麻烦(燃烧后的麦秸会增加土壤的钾含量吗?)。
回程时,天色渐黑,路边田里的麦秸也烧得更旺。好几次,车辆几乎是几分钟内都在浓烟中串行。我探头前望,只看见翻滚的云烟;我暗自祈祷,司机大哥安全第一;我紧抓扶手,仿佛麦克.阿瑟乘坐悍马在战火中检验三军。
邻座的阿林,神色呆板,也许对于他而言这算是“大场面”;“八零后”,表情凝重,也许正在回忆“麦客”原始收割的传奇故事.....
以此文,献给6月5日--世界环境保护日。
浓烟从田间升起(以中心为圆点,三点钟方向;没有拍到壮观场面)
关 于 兴 平
兴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东距西安50公里、咸阳23公里,西贯宝鸡,南通汉中,北连陇东河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卫星城。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设兴平市。
兴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封建王朝曾两次在兴平建都:一次是西周第七个皇帝周懿王二年(公元前908年),把国都由镐京迁到犬丘(今兴平城南的南佐村);一次是楚汉相争时,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王都设在废丘(今址同上)。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槐里县。唐“安史之乱”爆发后此地置“兴平军”,因该军平叛安史之乱有功,故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该军之名命名为兴平县,取“兴旺平安”之意,县名沿袭至今。
兴平自古多人杰,西汉云中太守魏尚,飞将军李广,东汉战将马援、耿恭、耿秉,经学家马融,史学家班昭,文学家傅毅,三国战将马超,机械发明家马钧,西晋十六国时织回文璇玑图的女诗人苏若兰,清代农桑学家杨双山等名人就出生在这里。
兴平旅游景点富有特色,各领风骚。境内有文物古迹32处,馆藏文物4837件,中外闻名,是全国旅游胜地之一。城东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长眠之地——茂陵。茂陵石雕为我国已发现的古代大型石雕中时间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优秀文化遗产,为国内外史学家所珍重。茂陵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马等,被视为国宝。城西有驰名中外的唐杨贵妃墓,贵妃墓东西十二间碑廊镶嵌着历代文人题咏的石刻三十二通墨迹诗篇,或品评李隆基,或褒贬杨贵妃,各执己见,不一而论,其文学和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城内有建于唐代玄奘译经和七级八角形古塔及佛教东传时的清梵寺;明代金碧辉煌的文庙大成殿等。还有东汉经学家、文学家马融墓。东汉女史学家曹大家(即班昭)之墓,黄山新石器遗址等,都是颇有名气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