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政府卖地方式方能更有效调控房价
(2010-12-21 10:31:57)
标签:
合理化建议房价调控杂谈房产 |
分类: 胡言乱语 |
合理化建议
改变政府卖地方式方能更有效调控房价
这不,到了2010年底,楼市重现升温迹象。国家统计局 12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楼市呈现“量升价涨”态势。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7.7%,涨幅比10月份缩小0.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5286亿元,同比增长18.6%。另据央行最新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今年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史上最严厉的调控”的大背景下,投资,尤其是房产投资,却依然成为老百姓的首选。这样的需求每一次打压,都会遭遇更强劲的反弹,从而再次推高房价。中国证券报记者报道,“限购令并未带来房价调整,刚需再次恐慌性入市,投资客也有卷土重来迹象。近三周以来,深圳楼市再次掀起火热抢购行情,许多新上市楼盘都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甚至有楼盘开盘当天即售罄。”在广州,白云新城年底产生了楼面地价超过2万元/平方米的全新地王。
在政府的调控下,房价的长期走势究竟是继续上涨还是企稳下跌,房地产界一位大锷对此看得非常清楚。他说,中央政府从来没想让房价跌下去,因为所有的政策没有想让地价跌的政策。地价不跌,房价怎么能降!他还表示,政策基本是逆市场化的。“供给越来越少,房价怎么可能降下来?”
由此看来,房价高企的始作俑者是政府出售的土地价格。国土资源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分析组表示,2009年全国重点监测城市居住用地的同时点地价房价比均值为31.29%。而全国工商联披露,我国地价房价比达到近60%。只有政府切实把地价降下来,房价才有可能企稳止涨。
但是,目前政府普遍采取逐利性地拍卖方式出售土地,而开发商恰恰从来就“不差钱”。因此,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在公开、公正、公平交易的名义下,经过一轮轮的竞拍,土地价格哄抬得越来越高,一个个“地王”频频现身。北京就曾明确表示土地拍卖中,出价高者得地。
公开、公正、公平交易,其实并非只有拍卖这么一条路,完全可以采取招标的方式来出售土地。因此建议,政府出售土地,首先确定一个合理价格,然后公开招标。而专家评标的标准,不再看买方谁家出价高,而是比谁家规划设计好、配套设施全、建设工期快、环保环境美、土地利用优等等,这样同样能够杜绝“黑幕交易”。
市场上有许多商品都是政府定价,为什么政府就不能给自己出售的土地定个合理价格?只有政府彻底改变土地出售方式,坚持效益原则,放弃逐利拍卖,主动降低地价,房价还能涨到哪儿去?